分享

你以为他在夸你吗,其实他在绑架你

 个人发展精英会 2020-11-26


1

 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你

小华现在唯一的感觉就是憋屈。刚刚领导把她骂了一顿,原因是会议上要用的PPT没做完。这样的事情已经好几次了,导致她给领导的印象非常不靠谱。

可小华也有自己的原因啊。刚才小眉过来找她,让她帮忙拟个合同。她刚好在做领导要用的ppt,就说:“小眉,你看现在我有点忙,要不……。”

可话还没说完,小眉的脸色马上就变了。小华突然想到小眉总是在别人面前夸她人好,仗义。小华只好马上改口:“好好好,我现在就帮你弄。”

上次也是这样,欣欣让她帮忙弄一下方案。上上次是小陈,让她帮忙校对几篇稿子。导致她自己的工作都没有做完,被领导骂。

小华想不通为什么这种事情总是发生在她的身上。她百思不得其解。

2

你以为的夸奖其实是在绑架你

你以为的夸奖其实是在绑架你。在平时,我想我们应该都被人夸过。当然,有些夸奖很真诚。但是有些夸奖,就别有用意了。就比如上面小眉经常夸小华人好,仗义。

这句话一说,小华想有脾气都不行了。后面只会表现得脾气更加好,尽心尽力的帮小眉,来配合她的这句夸奖。我们经常也会在一些谈判的场合看到这种现象。

比如说两个人谈生意。赵总说:“我相信以刘总的英明远见,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项目。”刘总肯定会说:“诶,过奖过奖,这个项目利润那么大,我肯定会参与的。”

那么赵总的目的就达成了。

当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引起的,所以被称为“标签效应”。

 心理学家克劳特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

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钱要多。

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献得要少。所以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之后,他其实就被标签绑架了。不管是好标签还是坏标签,都是对被贴标签者的束缚和绑架。

比如说有一个孩子因为很晚才学会说话,而被别人贴上“哑巴”的标签,并把这个当作他的外号。当他长大后,他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会说话,然后得了自闭症。

再比如如果有人说你性格乐观开朗,那么你就会一直表现得很乐观很快乐,即使有些时候你并不开心。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它千变万化,潜能无限,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和进步。可我们却总是很轻易的给别人下结论,贴标签。

也总有一些人指手画脚的对你说,你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对于这些,我只想说:听听就好。

3

贴标签不易,且行且珍惜

有些人可能会说并不是所有的标签都不好,有时候标签能激励别人,让人变得更好。确实,这个我不否认。

但是这个必须符合两个前提条件:1、被贴标签者能够理解所贴标签是客观、公正的。2、被贴标签者的独立性要比较强。

如果我们随意给人贴个标签,别人并不接受,还觉得你贴的标签很不符合他,那这就是一种非常不尊重人的行为,只会让人反感。

再有如果被贴标签者是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那你贴的标签只会束缚他,对他造成伤害。

贴标签不易,且行且珍惜。

4

给自己贴标签,利用“标签效应”提高信心

最后,虽然我们给别人贴标签要慎重,但是我们可以给自己贴标签,利用“标签效应”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按阶段给自己设置暗示语。首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出是哪些方面让自己特别没自信。从最容易的入手,比如说表达能力不好,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置暗示语“我一定可以表达清晰又有逻辑”。

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设置好暗示语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实施。每天早上在镜子前大声对自己说:“我一定可以表达清晰又有逻辑。”大声说几次,声音要一次比一次高。

刚开始训练时,需要我们的意志进行控制。一旦养成行为习惯,每天早起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去做。我们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强,逐渐地成为一个自信、向上的人。

把暗示融入生活。早上镜子前的自我暗示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不把积极的自我暗示与日常的工作、生活相结合,可能只是镜中月、水中花。

因此,更重要的是,放大成功的快乐,让积极自我暗示落到实处。这样当我们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会更有信心。

我们可能会根据自己近期的表现来评价自己努力的效果。如果表现得好,我们就成功了。如果表现不好,我们就会全盘否定。

但其实改变是一个过程,任何结果不过是过程中的一点。因为一点,而否定了大部分,是一种狭隘的评价方式。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从平时学习中积累那种成功、自信的感觉。就会使自己保持一种渴望、充实的心情,而不至于感觉学习那么枯燥无味和难以忍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