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广东西樵山

 SC开卷 2018-09-11

  .

  在广东过年,听人介绍说离广州市数十公里外的西樵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另外三座分别是丹霞山、鼎湖山和罗浮山)。我去过丹霞山,该山因“色如渥丹,烂若明霞”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广东一丹霞。”这是人们对丹霞山的赞美之语。西樵山在广东人的眼里能排在丹霞山之前,想必也不是浪得虚名。于是决定在大年初三去浏览一番。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北距广州市区仅45公里。根据介绍,海拔346m 的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从新石器时代起,这里就是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场和石器制作场,山势蜿蜒、钟灵毓秀,奇石异洞散落其间,名胜古迹举目皆是,自古便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誉。西樵山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间以湛若水、何白云、康有为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学子隐居于此,探求理学,锤炼心性,故又有“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山也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代宗师黄飞鸿就出生于西樵山附近村落,现在的西樵山已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西樵山的宗教文化特色鲜明,她不仅以佛、儒、道三教融合为其特色,更以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雅的观音文化令人瞩目,耸立于西樵第二高峰大仙峰上的世界第一观音座像已成为人们研究观音文化的必到之所。
  西樵山自然风光美仑美色,山上72峰峰峰皆奇,42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成为这座熄灭了亿万年的死火山的旷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葱葱,洞壁岩缝,储水丰富,古人赞之为“谁信匡庐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今人称之是:“绿色翡翠”,“固体水库”。现今,西樵山已成为名噪南粤的旅游热点,旅人游子,纷至沓来。
第280篇.游西樵山  云泉仙馆。原为玉楼书院,后被改建为道观,观内建有守真阁、听泉楼、高士阁及道教神殿等,皆依山借势而筑,画栋雕梁,清雅别致,宛若仙宫。
  云泉仙馆依山势建筑,为二进歇山顶建筑,主要有前殿,钟鼓台、祖堂、墨庄、帝亲殿和后殿厢房等,殿前置有两根石华表,石狮一对,其两侧保护墙壁上饰狮子、凤、鱼等浮雕和六骏图、百鸟朝凤壁画,殿门左右为钟鼓台,前殿有券顶迪廊,厢房,设中门,后有放生池,后殿为赞化宫,奉祀吕洞宾。
第280篇.游西樵山  云泉仙馆建筑上清代的精美砖雕、雕像双龙抢珠、百鸟朝凤壁画等都是馆内重点文物,它见证了佛山陶瓷的辉煌,作为广东砖雕主产地之一的佛山,像云泉仙馆保存如此完好的清代砖雕并不多见。

第280篇.游西樵山
  白云洞。白云洞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1522—1566 年),现名樵园,园之周围峭壁凌空,飞泉吐玉,亭台楼阁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樵园后山有天湖、云路村、丹桂园等景点,东麓有石燕岩、冬茹石、响水岩等胜景。白云洞位于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称为西樵山风景区的总汇,曾有“欲揽西樵胜,先应访白云”之说,历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给白云洞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如三湖书院、奎光楼、云泉仙馆、白云古寺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第280篇.游西樵山  南海观音文化苑。西樵山南海观音文化苑坐落于南海市西樵山大仙峰顶,由南海观音主体法相、圣境汇芳、圣域市肆、福寿莲池和环海镜清组成,面积15万平方米,所在大仙峰海拔292.47米,系西樵七十二峰之一,左右分别为双马峰和马鞍峰,背枕西樵最高峰大仙峰。俯瞰大仙峰,完全符合“左青龙蜿蜒,右白虎驯伏,背玄武垂头、前朱雀翔舞”之最佳吉穴之势。
第280篇.游西樵山  观音法相高为61.9米,寓意观音成道于6月19日之意。法相为坐姿,顶有宝珠天冠,项有圆光,弯眉朱唇,眼似双星,目光微俯,披天衣,挂璎珞,带项饰,着罗裙,慈眉善目地稳坐在莲花台上,广视众生,显现安详凝重,救苦救难的慈悲法相。观音法相莲花座直径36米,外部镶嵌上下三层共66片莲花瓣。法座内部是蔚为壮观的五层大厅,陈列众多的观音文化艺术品及功德林等。莲花座四面环水,有四桥通达,寓意四方净土,八方德水,四边皆道之佛境。
第280篇.游西樵山  宝峰寺。西樵山宝峰寺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为南粤四大名寺之一,是一个旅游、祈福的好地方。自晋代佛教东传,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宝峰寺得到惠连法师兴教弘法,颇有名气。该寺建于明永乐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刹风华正茂之际,历尽沧桑,现仅存断墙残壁。
 第280篇.游西樵山
  原宝峰寺仅存的断墙残壁。
第280篇.游西樵山
  重建的西樵山宝峰寺。新址南北长一百八十米,东西宽一百二十米,面积二万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轴线上建山门和大雄宝殿,两边分别建钟楼、鼓楼、观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并建方丈楼和僧舍。建筑按明代风格设计,尽量保持原址的建筑风格,使宝峰寺清雅古朴。
第280篇.游西樵山
  三十三座名亭。与宏伟壮观的观音巨像相映的还有千佛映辉景点,依山傍势建成的三十三座名亭,分别供奉着观音的三十三种化身。大仙峰左侧,建成极具艺术价值的国内外观音寺庙,观音造像的微缩景区。还有圣域市肆、福寿莲池、环海镜清、牌坊广场等别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观音文化建筑群。
第280篇.游西樵山
  三湖书院。西樵山书院盛于明、清两个朝代,共有6间书院。如今只剩下康有为曾读过书、最为出名的三湖书院。书院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因为位居于应潮湖、鉴湖、会龙湖之间而得名。1878年冬,年仅21岁的康有为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深感迷茫、忧虑,遂离开岭南儒学大师朱次琦,来到三湖书院苦读。“秋风每赋感知己,记得樵山花又红”。康有为在这里遇上了人生知己时任翰林院编修的张鼎华,才有了机会走出三湖书院,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
第280篇.游西樵山
  字祖庙、奎光楼。这是南海清代科举圣地。字祖庙供奉的是中华文字的创造者仓颉,奎光楼供奉的是开文运点状元、中国古代文学二十八宿之一的魁星神。魁星一手捧斗、一手执笔,用笔点上谁的姓名,谁就会高中状元。
  高山流水,空山鸟语。这两座文星楼均建于清乾隆丁酉年间(1777年)。当时西樵人文不景气、学子科举难中,西樵简村28户大户人家为了振兴文气,捐资在白云洞建了奎光楼和字祖庙。两楼建好后,学子每逢进京赶考、小孩入学启蒙都要来此参拜两名文星,举行开考和启蒙仪式。自此,西樵文运畅通、科举昌盛,举人、进不断。仅上金瓯和大桐堡在清代就出了30多名进士、举人。奎光楼和字祖庙从此名声大振,连南海也有许多学子前来参拜,感受文气和灵气。据史料记载,仅同治、光绪年间,南海就出了60多名进士。“山风如醉起诗情,细弄朝霞步履轻。春光最满桃源阁,云抹烦心风洗尘”。如此读书圣地,不可不带孩子一游。
第280篇.游西樵山
  天湖公园景区。天湖,是西樵山西北面一个火山口湖,三面翠峰围抱,湖水澄碧。环湖公路整洁,湖旁花木楼阁点缀,景趣天成,是游客观天湖,是西樵山西北面一个火山口湖,三面翠峰围抱,湖水澄碧。环湖公路整洁,湖旁花木楼阁点缀,景趣天成,是游客观龙、泛舟待月的好去处。湖的北面,一座水月轩浮于水中,飞檐傍云,扁舟偎荡。东西两岸分别点饰着抱龙亭、龙珠亭、倚天亭、伴云亭、待月亭和鸳鸯阁等富于民族特色的建筑。湖的东面有九曲桥穿过,似玉龙卧波,又像安在绿盘上的一根琴弦。
第280篇.游西樵山
  翠岩谷。翠岩位于西樵山中部,是一条上窄下宽的漏斗状的峡谷。清代画家黎简与何丹山曾常住翠岩写诗作画,石壁上原有他们的书画室和书舍,翠岩被尊为岭南画派的发源地。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无叶井、翠岩、摩崖石刻、葫芦井、蟹眼泉、黎二樵书室遗址、碧云村、桂花园等。
第280篇.游西樵山
  四方竹园景区是一个集四方竹、宝峰胜处、宝峰寺遗址、春风亭、茶园、茶花园、霍韬妾氏墓等多个景点为一体的公园。四方竹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观赏植物,它是西樵山特有的,如迁离本园,不出三年,竹身便会回复圆形。四方竹径高三到四米,呈圆角正方形,握下去有明显的方形感,叶狭长,有明显的节。这种竹子比一般的竹子要细一点儿,矮一点儿。在竹园里面,还有许多竹子,比如说:罗汉竹、菩萨竹。
第280篇.游西樵山
  茶园。茶园里有许许多多的茶树,有的茶树矮矮的,有的却有五、六米高。茶树上长满了一个个小灯笼:浅绿色的茶果,别看它小巧玲珑,样子可爱,可是味道又苦又涩,只可以用来榨茶油。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