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员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齐康考取了功名,在一方做县令,二儿子齐魏娶了隔壁县富绅的女儿做了一个上门女婿,唯有这三儿子齐峰一直在家中照料老人。 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齐员外也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准备早些写下遗嘱,安排后事。这一听父亲马上要归天的消息,这齐康跟齐魏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回到了老家,看着这两个多年不见的儿子,一听自己要走的立马就回来,心中不免有些触动,唤来三人到自己的面前,齐员外把自己的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的银票,地契,房契,都放在了桌子上,这老大老二一看就想拿,可是父亲没说话他们也不好动手。 齐员外看着蠢蠢欲动的两个儿子,暗自叹了一口气:“你们几个想要什么就拿吧。”话还没说完老大一把抢过银票,老二见银票没找落了,便把地契拿了过来,等两位哥哥拿好之后老三才走到桌前拿过房契。为何贪财的老大和老二都瞧不上这房契呢?这房契是早年父亲修建一个祠堂,祠堂里面供奉着列祖列宗,这对于他们两人根本无用。 也许是不好意思老大齐康还是开了口:“三弟,大哥做县令,平日紧靠着那些俸禄也养不起那些孩子,你瞧你大嫂来年就要生第四个了,反正你还没成家,这些银票大哥先替你用着,来年你如果娶媳妇了,大哥保证加倍补偿给你。” 见老大发话了,老二也说道:“三弟,二哥这几年做生意,赔了不少,这些地契二哥准备卖了,换点银子周转周转,来年你如果需要银子,就去找二哥。” 齐峰听到二位大哥说的话,也没太在意:“没事。没事。反正我一个人孤家寡人惯了,平日里也没什么地方用的上银子,这银票跟地契,大哥二哥拿好,小弟拿着房契就可以了。” 老大和老二见到三弟如此,两人相视而笑,一同说道:“那就有劳三弟了。” 这家产一分完,老大老二就离开了家,老三本想挽留两位大哥一起吃个便饭,可是二人都推说自家家中有事,便早早离去。 县城一家酒楼之中,老大老二坐在一起,齐魏说道:“大哥我们这样真的好吗?平日里可都是三弟照顾父亲,我们这样就把那个祠堂留给他……” 齐康笑道:“哦?二弟如此好心,倒不如把你的那些地契跟三弟做个交换,这样不是更好。” 齐魏一听,尴尬的笑道:“我知道举个例子,举个例子。来来来喝酒喝酒。” 而齐家府内,齐峰正在照顾父亲吃饭,这些年父亲腿脚更加不便,这吃喝拉撒都需要让人照顾,索性齐峰就担起这个重任,也能省下那找人照顾的银子,看着自己三儿子端屎端尿的,齐员外不免问道:“峰儿,你不怪为父吧。”齐峰笑了笑:“这有什么怪不怪的,你是父亲我是儿子照顾你天经地义。”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齐员外还是没有熬到新年就走了,发丧的那天齐峰一个人忙前忙后的,可是老大齐康跟老二齐魏,只是说了家中有事,不能为父披麻戴孝,就让齐峰一人代他们向父亲告罪。 齐员外刚下葬不久,二哥就回来了一趟,把这齐府的地契给卖了出去,这来了也没跟齐峰打一声招呼,等齐峰准备到府里拿些东西,被人拦下,才知道这府宅已经给二哥卖了。 齐峰虽有一丝怨念但是很快就释然了,看着手中那份房契,来到了宗祠,准备祭拜了列祖列宗。这时候,一位老者走了过来:“可是齐峰小少爷。” “正是,您是?” “老朽只不过是一个照看宗祠的下人罢了。不过老爷有吩咐,如果老爷归天之后,就把这份信件交给您。”说完老人慢慢离开了祠堂。 李峰取过令牌,眼睛满是泪水,不是欢喜而是悲伤。 道理:人在做,天在看,三子孝顺必有福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