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壶拍卖 名家名品受追捧

 你我入画 2018-09-11

2018年度地方春拍的紫砂板块表现与京城基本持平,西泠拍卖、上海嘉禾、上海匡时、上海新华四家拍卖公司紫砂器物专场共上拍554件紫砂器,总成交额5300余万元,平均成交率超八成。对比京城紫砂拍卖情况,保利、嘉德、匡时、翰海共推出5个紫砂专场,781件拍品,总成交额为6764.6万元,平均成交率74%。两地数据对比,虽然江浙沪地方拍场上拍数量比京城少了200余件,但是成交总额并未出现明显落差,且成交率还高出了7个百分点。

明·日本京都万福寺旧藏、田能村直入自用时大彬制朱泥调砂扁圆壶 西泠拍卖 成交价:109.25万元

细数四家拍卖公司专场中紫砂壶的成交情况,西泠拍卖共成交了66件紫砂壶,成交率85%。清嘉庆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井栏壶以414万元领跑,310.5万元成交的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笠荫壶位列第三,其成交价比最高估价180万元超出了130万元。此专场中明·日本京都万福寺旧藏、田能村直入自用时大彬制朱泥拼砂扁圆壶在拍前被寄予厚望,最终以109.25万元成交,位列本场第五。

王寅春 六方井盖 上海嘉禾 成交价:201.25万元

王石耕 云水藏龙 上海嘉禾 成交价:92万元

上海嘉禾共推出17件紫砂壶拍品,成交16件,泥料为少有的民国墨绿泥的王寅春六方井盖壶以201.25万元领衔。而王寅春第三代传人王惠中原创设计制作的十一件菊蕾茶具和墨绿泥三足三思壶分别拍得20.7万元和14.95万元。11件套组包括菊蕾壶1个,茶叶罐个,烟缸1个,4杯4碟共计11件,均为18瓣筋囊器。菊蕾壶,口、盖、钮与壶体18瓣纹理精确,盖钮亦饰18菊瓣,遥相呼应,加之茶叶罐、烟缸、杯碟,完整的一套茶具均已18菊瓣更是难得。

民国 朱可心梅报春壶 上海新华 成交价:107.25万元

上海新华共推出77件紫砂壶,除2件流拍外,其余全部成交,尤其是当代紫砂壶更受大众欢迎。朱可心梅报春壶以107.25万元的成交价领跑。报春壶式系列作品是现代紫砂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朱可心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首创的一壶多种装饰新壶式,其系列作品有:报春壶、常青壶、春色壶、劲松壶、翠竹壶、高罂壶等,其中梅报春壶是朱氏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四家拍卖公司紫砂专场中紫砂壶成交情况统计


西泠拍卖三创曼生壶纪录

清中期·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笠荫壶 西泠拍卖 成交价:310.5万元

一件井栏壶,一件笠阴壶,两件曼生壶在这个春拍密集的六月之尾,又抓住了人们的眼球。西泠与曼生壶似乎有着特别的缘分,曼生壶拍卖的一个又一个高峰都是在西泠创造的,可以说西泠见证了曼生壶的每一次辉煌时刻。

2014年西泠秋拍,杨彭年制、陈曼生作铭紫泥扁石壶当时估价380万元,最终成交价为534.75万元,首创曼生壶纪录。2016年西泠秋拍,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乳鼎壶估价500万元,最终成交价为603.75万元,再一次破曼生壶拍卖记录2017年西泠春拍,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以580万元起拍,经过长达24分钟数十轮的激烈竞价后,以1449万元的高价成交,三度刷新由西泠拍卖保持的曼生壶拍卖纪录,同时也创造了曼生壶的世界拍卖纪录。四年间曼生壶曾有4次领衔西泠紫砂专场,另有3次入选TOP5。

西泠自2012年秋拍,至今已开设11次紫砂壶专场,共上拍1419件作品,总成交额22854.3万元,平均成交率85%。尤其是2016-2017年,上拍数量稳定保持在150件左右,成交额也在2700-3000万元之间,成交率更是平均达九成之高,十分稳定。

2012-2018年西泠紫砂器物专场成交情况及曼生壶成交拍卖统计表


顾景舟的五把传奇石瓢壶

寒汀石瓢壶

相明石瓢壶

吴湖帆石瓢壶

唐云石瓢壶

近代紫砂大师,首推顾景舟老先生,他是新中国的紫砂七老之一,所享声誉可媲美时大彬,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1955年,应人民大会堂的定制需求,顾景舟制松鼠葡萄茶具,一壶、一糖缸、四杯、四托,共计十头,是不为多见的顾景舟花货作品,2015年东正秋拍中以9200万元的天价成交,创造了最贵紫砂壶的拍场纪录。

近几年来,顾景舟的紫砂作品频创新高,一直引领着紫砂拍卖市场。顾景舟拍卖作品中,超过千万元的紫砂壶就有25把,其中最有名的,要属五把具有传奇色彩的石瓢壶。

上世纪40年代末期,经铁画轩主人戴相明介绍,顾景舟认识了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王仁辅、来楚生等著名书画篆刻家,令他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格调多了不同视野的养分。1948年,顾景舟精心制作了五把石瓢壶,由吴湖帆各题诗句,分别由吴湖帆、江寒汀等画竹、梅图案,除自己收藏一把外,其他慨赠戴相明、江寒汀、吴湖帆、唐云。这五把壶陶、书、画、刻珠联璧合,可称文人气息浓郁的杰作,而顾景舟之“舟”字款也自此五把始用,意义非凡。

寒汀石瓢壶在2013年北京保利八周年春拍以1495万元成交,震惊藏界,传为佳话。吴湖帆石瓢壶于2015年北京东正茶道具专场中以2817.5万元被藏家竞得,创出顾氏单件紫砂壶最高纪录,风光一时无两。相明石瓢壶在北京匡时2015秋拍中以2702.5万元成交,此壶曾在中国嘉德2010春拍中拍得1232万元,唐云石瓢壶上海工美2008年秋拍中以318万元成交。现今五件大石瓢中,已有“相明”、“唐云”、“寒汀”、“湖帆”相继现身拍场,花落各处,甚至创下当时紫砂壶拍卖纪录。目前仅顾景舟家人收藏的“景舟壶”仍秘不示人。可想而知这把“景舟壶”的价值。

紫砂经典壶型必知

紫砂壶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器型何止万千,而其中最耐看的,正是那些经典造型的壶。除上文中提到的石瓢壶外,仿鼓、供春、掇球、提壁、鱼化龙、龙头八卦一捆竹、井栏、报春、风卷葵等经典款型,在2013年宜兴《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评选中脱颖而出。

顾景舟制段泥供春壶 中国嘉德 成交价:264.5万元

供春壶是紫砂发展史上开始有记载的第一件作品,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型,此壶形得以流传至今,不仅是为了纪念供春这个人,更是因为它奇特的造型。壶身仿若古老的树皮,历经沧桑,壶钮若嫩芽,预示着春天万物的生机盎然该壶。供春壶的闻世,着实影响了紫砂几代艺人的追逐和发扬,关于这把壶的历史也产生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宜兴著名藏家储南强先生,1928年间在苏州买到一把缺盖的供春壶,请当时名师裴石民配盖,事成后,英国人以两万金想买去,储先生不愿卖,最后捐赠给国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之宝。

明 时大彬制圈扭壶 西泠拍卖 1344万元成交

清康熙 陈鸣远制南瓜壶 中国嘉德 成交价:3220万元

井栏壶属曼生十八之列 ,它以石井栏为造型基础,并借鉴井栏刻字之美而成为壶铭之美,样式古朴而文辞优雅,有“高井栏壶”和“仿古井栏 壶”的区别。顾景舟、吕尧臣、徐汉棠等现当代工艺美术大师更是设计制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井栏壶。1989年顾景舟制、亚明书画矮井栏壶在北京东正2017年春拍中以1782.5万元成交。

风卷葵壶的作者是杨彭年的妹妹杨凤年,她是紫砂古代史上唯一留下姓名的制壶女艺人。风卷葵壶面世后,许多文人墨客竞相购买,可杨凤年却不愿重复再做,这件紫砂茗壶成了独件珍品,但在世事纷争中,隐寂而不知去向,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一地下埋着的瓮中发现,后被紫砂收藏家华荫棠高价买下,1982年赠予宜兴陶瓷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