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历史周期的循环、天道循环,滞涨的阴影 | 再回首之十一【原油篇】

 亲斤彳正禾呈 2018-09-11



我在 2017 年 11 月份重仓 15% 中石化,这个仓位是我对个股仓位的极限。买中石化的主要核心理由是便宜,3 亿吨原油炼化能力,在炼化厂 2018 年没有什么大投资产能建成的时候,还能享受超高的利润,虽然原油进口许可增加了 1.2 亿吨,但是更多是针对 2019 年投产的民营大炼化(这帮企业盈利一定大幅度达不到预期)。每吨产能重置成本是 3500~4000,我们给每吨按照 2000 元价格计算,3 亿吨的炼化能力就有 6000 亿市值(何况还有大量自动化程度、规模大的千万吨级别炼厂),3 万个加油站每个 1000 万估值(单个重置建设至少 1500 万一个)。两项加起来就是接近万亿市值,剩下其他的白送 2.5 亿桶的原油产量,2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几条全国的燃气运输管道,几个总接受能力 2000 万吨的 LNG 接收站,43% 的资产负债率,1 倍 PB。我们还有原油价格看涨的期权,我也是因为 3 季度美国页岩油公司应股东要求缩减资本开支才开始加大中石化的配置。

 

但是中石化我不会无期限的持有,炼化部分的资产可以亏 10 年,盈利景气好已经 3 年了,明年 2000 万吨到 2022 年还有近亿吨的产能投放(炼油如果先打价格战,加油站也会受拖累),亏钱也要保证国家的能源供给。9000 亿市值到 1 万亿市值,我不会保留,6800 亿市值我可以当货币现金添仓位,9000 亿以上随时减仓。3 季度以后我也未必会保留,因为那个时候的油价因素都会明朗,是否能出问题,也能看出端倪,70 美金的原油对于沙特来说是可以承受的,过低过高都不利于沙特。

 

原油这是一个巨大的话题。

 

原油是一个复杂到极致的东西,背后涉及到国家政治问题,所以简单的分析是很难把握,不是单纯的供需,还有国家意志问题,沙特 OPEC 那一堆的闲置产能随时可以改变供需结构。需求的平稳稳到令人发指,需求端增速变动也就是从 0.7% 到 1.4% 就能称为大变动,拿世界经济复苏需求端快速增长的这个单一逻辑来解释原油价格的上涨,可以直接拉黑,编故事也要编得靠谱些。

 

在需求端如此稳定的过程中,能把原油价格从 110 美金弄到 25 美金,除了供给还是供给。

 

不要拿电动车来说事,一年那点销量,未来十年都无法撼动原油在能源中的位置,更不要说影响需求的问题,自己去算下占汽车保有量到底是多少。

 

原油是主要的能源,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所以能源行业是价值投资者偏好的一个子行业,当年巴老看好石油价格,他没做期货,但是买了大量原油公司的股票,包括最低点的中石油。

 

关于原油,推荐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能了解过去 70 年原油每一个时期的政治博弈。

 

从目前看,原油价格的下跌是一场大历史周期的循环,从这一次暴跌的源头和政治目的,都和 1986 年那一次原油暴跌过程是一模一样。在 1972 年原油危机之后原油价格的高涨,北海油气田进入适合开采的价格区域,侵占市场份额(页岩油),沙特阿拉伯受不了市场份额的降低宣布增产,破坏限产联盟协议( 2014 年),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北海油气田被消灭了,美国的政治对手苏联解体了(这一轮还没有出现重大的政治危机,时间快了),原油的替代竞争者煤化工被打死了(当我们在 2010 年大谈特谈煤化工的时候,有多少真知的行业专家拿这一段历史出来,70 年代末全球也是大讲煤化工,然后就没然后了)。


什么是大周期的循环???

天道轮回,历史不是重演但是每次都会压中相同的韵脚。

 

在 2017 年年初,市场一致预期原油价格是 50 美元到 60 美元,一看到这个一致预期我有些害怕了,所以当时特意研究了下原油,虽然不太相信原油能涨起来,但是一致预期一定是错的,一致预期是属于要么达不到,要么是大幅度低于。我们国内原油研究,我偏向喜欢看赵辰的报告,数据详实、逻辑清晰,环环相扣,如果读者有兴趣把他过去 3 年的深度拿出来读一遍,能感觉到深厚的研究功底,化工大周期研究值得信赖。2017 年 1 月份研究完原油的供需结构和库存后,当时就选择一个重要指标跟踪——美元钻机数,在我计算框架内,如果低于 720 部,那么正好可以弥补 OPEC 的减产,如果高过 720 部原油过剩局面短期内还会维持,在 2 月初钻井平台数超过了 720 部,所以后面美原油价格跌到了 40 美金。

 

2018 年市场又是一致预期原油价格是 50 到 60 美金。又是一致预期,代表着拥挤的交易。

 

50~60 美金的原油价格,沙特、伊朗、俄罗斯一定会有一个国家率先出现经济危机。财政、外汇撑不了低油价时代,一个国家革命政治危机的背后一定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最高产物就是战争。上一轮原油价格低位时,消灭了一个伟大的国度~苏联,造成了南美债务危机,这一轮的低点持续了 3 年,如果再持续 1 年以上时间,也许会出现一个率先经济危机的国家。所以从动力和博弈的心理上,沙特、伊朗、俄罗斯都希望能匹配收入、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关系,这个逻辑继续推演下去,60 美元的原油是不可持续,长期维持会导致几个能源大国财政、债务危机。所以在不远的未来会出现某一个事件将原油价格推到 70 美金以上。回顾上一次 80 年代后期就出现了两伊战争( 80 年代到 90 年代末期,是原油价格整体缓和时期,在 15 到 20 美元波动,按照通胀也应该对应 60 到 70 美金)。

 

原油庞大的套保盘,在达到某一个界限时候会面临被动的止损,同样是一个,期货界有一个说法「不要和套保盘站在一个战线里,因为他们会有可能被资金猎杀」,2016 年 11 月份铜的暴涨,也逼迫了套保资金的补仓和止损。

 

如果说原油价格暴涨的话最大的威胁是滞涨,周天王所说的「康波周期衰退期第三库存周期的特征是滞涨」。在 1975 年之前,我们经济史是很少发生滞涨,当时的美国的经济政策是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指导,在沃克尔上台之后的治理滞涨,标志着「货币主义」的登台,伯克利分校奠定了其经济学界称霸绝伦的地位。

 

关于 2018 年是否会发生通胀,我认为核心就是原油。


我把通胀分为三个类型,第一个是内生性,传导链条是经济过热~居民收入提高~加大生活品必需品支出~刚性供给带来价格上涨;第二种是本国币值变动,传导链条一定是生活资料进口国,本国币值升值~进口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第三种是输入性,也就是原材料价格的高涨,2006 年美国开始加息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把大宗品原料价格弄高了(原油 147 美金),美国加息把自己的风险加爆了。所以从目前的传导路径,2018 年是否会出现控制不住的通胀,完全是要看原油价格。

 

如果真的严重看好原油价格,可以通过期货去赚取暴利,但是对于预测原油价格波动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里面沉淀资金实在是庞大,一只巨无霸一样的金融产品,你如果没有足够好的竞争力,进去做期货就是要亏钱的命,「牌局中如果打了三把你还不能明白谁是肥羊,你能盈谁的钱,那么你就是那只肥羊」。所以价值投资者会选用股票的方式来做相应的准备,中石化是我看好原油价格的首选,估值低(买入时只有 6700 亿市值),有利润,炼化景气好,即使原油价格不涨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赚个 10% 还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当做现金来用的不二选择。



(全文完)



本文篇幅较长  感谢读者耐心阅读


估值逻辑  研究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文 / 估值逻辑

  北京 朝阳 奥园

2018 年 1 月 15 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