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2 对比式板书法 将教学内容相互对立而彼此对应的两部分集中在一起而设计的板书。这种板书可使相关教学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其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司马光》一课,写的是少年司马光智救一位掉进缸里的小朋友的故事,设计以下板书,可以把少年司马光的聪明、勇敢较好地突现出来。 ![]() Part 23 辐射式板书法 以某一知识点为辐射源,向四面八方散射开去的板书形式。如在教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课《冬冬有礼貌》时,教师采用右面板书可把冬冬的礼貌用语全面地展现出来。 ![]() Part 24 图示式板书法 借助直观图形展示教学内容的板书形式。如讲解小学历史课《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因长征过程很复杂,教师采用以下图示式板书,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长征过程。 ![]() 对游记体的课文或作文,通过导游的形式而设计的板书。如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春游园通山》时,在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的基础上,又通过下列导游图帮助学生把握记叙的重点。 ![]() Part 26 写意式板书法 将教材内容通过写意的手法展现出来的板书形式。如讲解《老山界》一课时,教师可通过以下板书展现红军战上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 Part 27 形象式板书法 运用图形并通过必要的文字配合,展示教学内容的板书形式。如《桂林山水》,课文首段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领起下文,分别写出了桂林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每部分的描写又都与祖国的名山大川进行比较,从而印证其“甲天下”的道理。 采用以下板书可把有关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
![]() Part 28 描摹式板书法 用简笔画描摹事物的形状并配以文字说明的板书形式。这实际上就是平常所说的简笔画。这种板书运用得好,可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直观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解《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一课时,教师通过以下板书可把卵石形成的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如果教师画图的技术不过硬,可事先用小黑板画出暗线,到课堂上再临摹,这就成了真正的描摹式板书。 ![]() Part 29 立体式板书法 把板书内容设计成立体图形展示出来的板书形式。如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一位教师依据二者都是“体”的特点,设计了如下板书,既能展示教学内容,又颇具新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