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0的成年人,认为自己“没有挚友”。| KY研究所:一个成年人究竟有多孤独?

 昵称42427018 2018-09-11

有人说,在所有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中,友情似乎是最脆弱的一种,它远不如我们和父母、伴侣或孩子的关系那样紧密。


不同于亲情那种别无选择的联结,朋友关系是人们自愿选择的结果;


也不同于其他自愿选择的关系,比如爱情,友情相对而言是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承诺和约束力的。


因而,对于朋友关系,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抉择”似乎都更容易做出,也更容易受到外力的冲击,比如我们可能因为到新的城市工作而被迫疏远或失去原来的朋友。


不过,也有人说,相比起任何一种其他的亲密关系,友情带给人们更多的自由和快乐,人们也可能在朋友关系中做出更高程度的自我暴露,比如一些不能和家人分享的挫折和辛苦,或者伴侣不愿意/无法一起参与的小众兴趣爱好等等。可以说,朋友关系能够满足人们更加多样的需求(as cited in, Rybak & McAndrew, 2006)


朋友、友情,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不同的人对于朋友的看法会有什么区别吗?我们拥有的朋友和我们所感受到的孤独,究竟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近3万人参与了KY研究所发起的《成年人友谊》问卷调查。以下是本次调查的结果:




为了让大家对于“朋友/友情”处在一个大致相同的理解层面上,我们在调查问卷中,给大家定义了4个层级的“朋友”关系(Jaqueline, 2018)。在这些朋友关系中双方的亲密程度由低到高,如下:


  • 熟人(Acquaintance)你们之间因为某些原因认识,再见面时也许会打招呼或点头示意。如果聊天,你们会谈论一些宽泛的话题,比如附近有哪些餐厅不错等等。双方保持着友好的距离,你们不会喜欢或者讨厌对方——在你们的关系里鲜少有个人感情的代入;


  • 普通朋友(Casual friends);你们可能有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相比熟人,你们会聊一些个人层面的话题,比如对某件事的看法,不过,你们并不会为了对方而特别安排见面的时间;


  • 好朋友(Good/close friends);你们的感情更为亲近,不仅有一些共同的爱好或目标,你们还会花时间在彼此身上,在彼此面前你们也会觉得很放松。你们互相之间会给彼此提供建议或帮助。研究者们认为,这一层级的“朋友”,是人们平时花最多时间相处的朋友;


  • 挚友(Best friends);你们之间有着更深的承诺(这些承诺未必是表达出来的,但在心中你们都这样看待彼此的感情),你们知道对方会在自己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也知道在自己做出一些决定的时候对方会无条件地支持或者理解你。你们互相见证过彼此的成功,也曾相互陪伴着走过人生的低谷。


在这次参与调查的人(N=28319)中,有超过50%的人,他们的普通朋友的数量在10个以上,而“好朋友”在这个数量级的人就明显少了很多,75%的人,好友的数量都不足10个——“我有很多好朋友”这样的话,可能真的是属于童年的。



在最为亲密的“挚友”的数量上,大多数人都只有1-3个(63%),另外,还有13%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挚友,也就是说,十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没有挚友(注:以调整后填写问卷的人计数,N=15451)。




那么,异性之间会有深厚的友谊吗?14%的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N=13417,即在“挚友数量非零”的人群中,下同),人群中这14%的人,他们的挚友是异性。



不过,和人们所普遍认为的有所不同,人们与挚友的联系频率并不少(“联系很少依然是挚友”可能也只是个传说),甚至还颇为频繁——有67%的人与挚友联系的频率是一周1次或者更为频繁。


其中,21%的人甚至每天都保持与挚友的联系,这与现在发达的通讯工具与互联网不无关系。即便我们的挚友与我们不在同一个半球,我们也仍然能通过社交软件即时地联系到他们。



人们与挚友的频繁联系,或许,也说明了两个人能成为挚友,这份友谊也是需要时间和经营的。大家结交到现在这位挚友的阶段,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一点,绝大多数人(92%)和自己的挚友是在上学期间结识的



另外,在所有参加此次调查的人中,大家主要喜欢通过3种方式交朋友:


1)有52%的人在上学/培训的过程中交到朋友;

2)有21%的人喜欢通过一些兴趣活动交友;

3)还有11%的人则是在朋友的聚会上容易交到朋友。

4)而交友软件并不一定能交到友,只有5%的人通过软件交友。



Mendelson与Aboud(2012)将人们对于朋友/友情的需求归为六大类,我们希望:


  • 陪伴(Companionship);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自己会感到非常快乐;


  • 帮助(Help);朋友能够给自己及时的指导、帮助、建议,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亲密(Intimacy);自己可以向对方坦诚地表达和暴露自己的想法,Ta对此也会足够地敏感;


  • 可靠(Reliable);朋友是值得信赖的、可靠的,在我们有需要的时候,Ta会在身边;


  • 自我肯定(Self-validation);对方与自己在价值观上是契合的,对方会让自己感觉到被肯定、被赞同;


  • 以及,安全感(Emotional security);在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新环境时,Ta的存在能让自己感到安全。


而在此次调查中,大家对于朋友,最看重的是“能否在对方面前做真实的自己”。



在了解了整体情况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朋友/友情”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们发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结过婚或者没结过婚、生育或者未生育的人群中,大家所拥有的普通朋友、好朋友以及挚友的数量级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比如,不论男女,都有超过50%的人拥有的普通朋友数量超过10个,同时,也不论男女,都有超过80%的人的好朋友数量在10个以内。


不同于数量,不同群体在交朋友的方式上就存在一些差异了。


男性更多地使用专门的交友软件,而女性更喜欢在上学期间交朋友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通过专门的交友软件交朋友方面,男性比女性的比例更高(5% vs. 2%),另外,男性也比女性更倾向于在一些兴趣活动中交朋友(24% vs. 20%),而通过上学/培训期间交朋友的,则是女性的比例更高(54% vs. 44%)



结过婚的人会通过更多不同的渠道交朋友


比起未结婚的人绝大多数倾向于在学校交朋友,结过婚的人可能在学校、工作、朋友聚会以及兴趣活动中交朋友。当然,这或许和两类人的年龄和所处的人生阶段有关,比如结婚的人可能大都已经进入职场,而大多数未婚的人仍然还在学校。



00后在社交软件上交朋友,90后和80后更喜欢在朋友聚会上交朋友


正如前文所说,此次参与调查的人(是因为KY粉丝都爱学习吗?)都更喜欢在上学期间交朋友,在不同世代的人中,除了60后,其他几代人都最喜欢通过这个方式交友,其次是兴趣活动。所以,每次后台有年轻的朋友们来问KY,对他们的大学生活有什么建议,我们一般都是回答“多交几个好朋友”。


除了这两种方式以外,00后更喜欢通过一些社交软件,比如豆瓣、MONO、微博等来交朋友;90后、80后和70后则还更喜欢通过朋友聚会来交朋友。



虽然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所拥有的朋友的数量级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朋友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对于尚未成年的人(18岁以下的受调查者)而言,他们最看重的是“对方是不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而对于已经成年的人而言,他们最看重的是“是否能在对方面前做真实的自己”。


此外,相比起成年人,那些尚未成年的人们也更看重朋友能否给自己提供及时的建议、帮助或指导,以及“当自己去到一个新的环境,朋友的存在会让自己感到安全”。



这或许和不同生命阶段,不同的发展需求与人生任务有关。


埃里克森在他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1950)指出,在12-18岁这个阶段,我们主要会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去探索“我是谁”,“我的信念、价值和目标是什么”等,并且顺利地完成这个阶段的发展,我们会能够获得“忠诚”这一宝贵的品质——懂得去接纳他人,对他人做出“承诺”。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那些尚未成年的参与者更加看重朋友的帮助,希望朋友值得信赖、让自己感到安全的原因。


此外,不同性别的人对于朋友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比起男性和女性群体,性少数人群(性别为其他的人)在交朋友的时候,更加看重“双方价值观的契合”以及“在对方面前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在朋友能否给自己安全感和朋友是否值得依靠这两方面上,女性则比其他两个群体更加看重。




在问卷的最后,我们使用了Gierveld与Tilburg(2006)的“孤独量表”(6-Item Scale for Overall, Emotion, and Social Loneliness)来调查大家在整体上的“孤独感”。


结果发现,拥有朋友的数量的确与我们的孤独感存在负相关关系,即拥有的朋友数量越多,孤独感越低。并且,拥有挚友的数量要比拥有的朋友/好友的数量对孤独感的影响更大(图中折线的斜率)。



不过,我们还发现,尽管我们感觉孤独,但我们却并没有那么想要有很多人在身边。拥有朋友/好友/挚友数量少的人,感觉到孤独,但比起那些朋友多的人,他们却并没有那么渴望会有很多人在身边的感觉。



这或许与两种失望感有关,一种是对他人的失望,另一种是对自己的失望。


如上文所提到的,大家在交朋友的时候十分看重“能在对方面前做真实的自己”,“对方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以及“双方的价值观契合”,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们会认为要找到“很多”这样的人是不现实的,与其有很多不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在身边,不如与孤独感共存——这便是我们对于他人的失望。


又或者,与我们曾经在几篇推文中提到的观点类似,人们有时候会主动寻求孤独,这可能是出于人们的一种“自我攻击”的内在动机,来自于内心羞耻感强烈的人,他们希望以寻获孤独来自我惩罚,用孤独来印证内心对于自己“不值得”、“配不上”的想法。我们主动寻求孤独,也可能是出于我们对自己的失望。


你是否曾经疑惑,那些年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是不是到头来都会走着走着就散了?或者,你是否曾经相信,好朋友就应该是“即便很长时间不联系,再见面也一定毫无罅隙”,又或者,你是否也曾经以为自己并不需要朋友?


如果看了这些数据,你想要找回那些失散的人,或者你觉得想要花点时间去维系你们之间的友情,那么以下两点是你可以试着去做的:


  • 主动了解Ta的近况。研究发现,好朋友之间“即便几年没有见面,聊天时候也会感觉舒服”是有前提条件的——你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语言。有一些幸运的人彼此不需要主动了解也能够随时拥有这样的共同语言,但对于很多人而言,你们需要对彼此近况的了解,来给双方机会去同步两人在不同的时空里的生活轨迹。


  • 进行深度的互动。如今,互联网让我们拥有更多的交流方式,除非故意,我们已经不太可能会真的和某人失联。但是,仅仅在朋友圈里默默点赞,或者网上随手送出的生日祝福,可能对友情的维系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研究发现,同样是在线上联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支持性的、更有深度的沟通来维系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