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夕阳红y6lq0kcr 2018-09-11

鲁迅先生曾说过“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一件精美艺术品,也是经过不断的琢磨和雕饰才形成精品。

写文章,思考好就先趁热把草稿写出来,然后再看一看,想一想,哪些地方写的好,哪些地方不好,哪些地方材料不足,段落安排不合理,在着手修改。一遍改不好接着再改。

所以一篇文章从最开始的想法,变成提纲框架,到草稿,最后经过修改,反复打磨最终才能形成作者和读者都满意的作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比喻做学问的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写文章也是这样,从最开始有想法写文章,到不断雕琢,到最后完成,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修改文章的方法有哪些?

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有人喜欢从小处着手,先改错字,再通顺句子结构;有人喜欢通读全文,凭预感找到不通顺的地方;也有人喜欢按照开头,中间,结尾3个部分的结构,拆分开来看一篇文章。整体有如下几方面:

一、文章勘误

错字是修改文章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尤其现在大家都用电脑写作,用键盘敲字,容易出现一些错字,给文章读者增加阅读难度。

相信大家对“的 得 地”的用法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的”一般放在名词前,如“我的爸爸”;“得”一般放在动词很副词之间,如“跑得快”;“地”放在副词很动词之间,如“慢慢地跑”。了解这些规则,就不会用错。

二、句子结构

句子的结构必须符合基本的语法,不能出现似是而非的情况。如,“引发火灾的原因是长期疏忽安全检查造成的”。细看这句话是有语病的,正确的应该是“引发火灾的原因是长期疏忽安全检查”。

检查句子是否有语病,简单的办法是缩句,抛开修饰,把一个句子缩减到最短,在看有没有问题。

三、段落挪移

写作时,我们会有一个叙述的逻辑结构,这个结构引导我们把组织好的语言按一定顺序排列在文章里。

写作完之后,再检查的时候,可以试试段落不同顺序的组会。有些段落是不是往后放更好?有些段落是不是夹在两个论点之间比较好?

四、结构大手术

如果把字、句调整看做修改文章的小手术,段落挪移就是中型手术,文章的结构调整这被认为是更大的手术。

什么时候用到结构调整呢?

第一,文章整体跑题的时候;

第二,文章存在巨大漏洞和风险的时候;

第三,文章整体需要增色的时候;

五、点睛之笔

一篇文章能给读者留下印象的东西可只有一到两处,这些着墨不多,但意义重要的部分被称为点睛之笔。

好的标题经常被认为的文章的点睛之笔,尤其是在现在的时代,每个人面对海量信息,好的标题会让文章脱颖而出。

最后,还需要注意文章的结尾,好的结尾,能让文章增色不少。好的结尾包括,金句式结尾,问题式结尾,开发式结尾,场景式结尾等。

以上这些文章的修改方法,主要是通过自己来发现并做调整。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叫“读者反馈法”,传说白居易每次写完都要读给老太太听,老太太听懂了,才叫好,听不懂,他就会去修改。

写文章,是要经过三番五次的调整,一篇好的文章才能诞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反复修改,推敲才能出精品,而且修改的过程也是思考和学习的过程,经常通过这样的方法段落写作,渐渐地就能写出好文章。

----END

日更第22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