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读《爸妈不是我用人》有感2
2018-09-11 | 阅:  转:  |  分享 
  
《胡小闹日记》之《爸妈的钱不是我的》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我花了一个中午就看完了,越看越喜欢,因为我最近也在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看完这本书大概知道该教会孩子怎么正确使用零花钱了。

虽然我孩子只有三岁,但是我觉得培养孩子对于金钱的观念宜早不宜晚,像是我们这么大孩子的家长也经常会遇到孩子在商店看上什么好吃的零食一定死皮赖脸的死要,在超市看上什么好吃的非要不可、、、所以说这本书真的是一剂良药。三岁或许不能灌输太多的金钱观念,但是三岁对数字已经有概念了,我们孩子每天发5毛钱的零花钱,他知道攒起来到一块钱可以买棒棒糖,一块钱可以买旺仔小馒头,两块钱可以买鳕鱼肠,5块钱可以买个大酸奶、、、有一个数字的概念这个对于他学了解食物价格也非常有好处。刚好幼儿园小朋友最近送了一个存钱罐,孩子已经知道积少存多。如果遇到想要的东西我会要他自己存钱买,这样就不会出现上面说到的去超市去商店看到东西死要的尴尬情景了。

《爸妈的钱不是我的》这本书里面写的关于培养孩子“金钱观”主要是对于上小学的孩子,我们家长读完这本书可以教孩子正确的实用零花钱,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1.?让孩子知道钱从哪里来。

钱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农民种植粮食,工人生产产品,老师讲课,虽然劳动的方式不同,但是他们都付出了劳动。我们家长有必要让孩子知道“钱的衍生过程”,他是物物交换出现的。这样的过程是让孩子知道钱不是从钱包里来的,不是从银行卡上取的、、、而是家长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所以说孩子想要零花钱是需要劳动的。而获取报酬有三种劳动方式:劳力、智慧和知识。

2.?定期发放零花钱

父母和孩子协商一个零花钱发放日,并帮助他们建立小账本来确定钱花在了什么地方,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消费是不合理的。父母定期做“财务审核”,如果孩子做得好,可适当增加零花钱作为鼓励。

3.?颁发储蓄奖

父母应该从小鼓励孩子进行储蓄,拥有自己的银行卡,并且能够正确计算利息所得。父母给孩子定一个储蓄目标,设置“储蓄奖”。

4.教孩子一些购物的学问

其实百分之七十的购物都源于冲动,当孩子有购物后悔的时候,家长要安慰孩子,并教会孩子一些购物学问。比如购物时货比三家。

最完美的教育,其实是孩子的自我教育。书里面写了很多孩子实战赚钱的事例:1.卖冰棍2.教小宝贝英语这些事例是值得现实生活中的孩子学习的。小朋友们赚到钱之后怎么消费也是一门大学问,因为人的欲望都是无穷的,但是需要是有限的。我们的孩子要学会区分“需要”和“想要”。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手里的金钱。在这个使用金钱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难免发生矛盾,当孩子与家长产生矛盾的时候,让我们的孩子做那个第一个改变自己的人!用孩子自身的改变,去改变父母,去改变教师,去改变周围人对他的看法.....这就是孩子心灵的觉醒的力量。孩子通过劳动他会了解到金钱的意义。金钱可以买到房子,但是买不到家和家人;金钱可以买到伙伴,但是买不到朋友;金钱可以买到钟表,但是买不到时间;金钱可以买到书籍,但是买不到知识;金钱可以买到药材,但是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服从,但是买不到忠诚;金钱可以买到武器,但是买不到和平;金钱可以买到血液,但是买不到生命、、、金钱的意义何在?第一金钱很重要。虽然金钱买不到健康、亲情、友情,但是金钱可以买到是那个或必须的物质。第二,金钱不是最重要的。金钱所能满足的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不能填补精神层面上的空缺。要填补精神层面的空缺,需要健康、亲情、友情等等。

我们要给孩子培养正确的金钱观,会赚钱,还有会管理钱。记账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对自己的钱财做到心中有数;储蓄积少成多,能让我们尽快成为富人;买东西也有学问,要货比三家,挑选性价比好的商品,要学会砍价、、、?

书里大量使用比喻句,孩子看来之后写作水平一定会大幅度提高,比如“安慰就像一颗棉花糖,嚼起来软绵绵的,亲切、舒服。”“心情像坐瀑布漂流,瞬间滑落到谷底。”“爸爸的朦胧起来,像是洒上了皎洁的月光。”文中也在每一章节后面有一篇小日记,我们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也可以让孩子学习日记这种体裁的写作方式。?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变优秀”的神奇按钮,而开启这个按钮的钥匙就是阅读!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让孩子了解生活之外的东西,而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知道劳动换来的金钱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献花(0)
+1
(本文系Shirleympr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