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大讲堂(初中)20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水清木华zscnko 2018-09-11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进群学习


喜爱阅读的孩子,往往非常自信,他们身上有一种从容的风度,这种气质会伴随其一生。加入200万“悦”读家庭招募计划,国家级主播领读,科学规划每日阅读量,每天一点小积累,享受”悦“读大乐趣。坚持每日阅读打卡,还有畅销实体书相送!



 Ⅰ  戊戌变法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Ⅱ  戊戌变法的过程


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Ⅲ  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启示


1.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2.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革命活动


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启示


1.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随堂练习


1、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C

 

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都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答案:A


【学习奖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