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主色调明明是红和黄,为什么却叫紫禁城?

 江山携手 2018-09-11

故宫主色调明明是红和黄,为什么却叫紫禁城?

1420年建成,到19251010日改名故宫博物院,505年间,历经明清两代24朝,它一直有一个令人敬畏的名字——紫禁城。

可是,它的主色调明明是红色和黄色,可为什么叫“紫禁城”呢?为什么不叫“红禁城”或“金禁城”呢?

虽然紫禁城中确实有不少紫色,但是相对于红色和黄色来说,简直不值一提,紫色甚至还没有绿色、蓝色和黑色使用的多。

其实“紫禁城”名字的由来,可以分3个部分,分别是“紫”、“禁”、“城”,我们一个一个说。

先说“城”。世界有5大宫,分别是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凡尔赛宫、伦敦的白金汉宫、华盛顿的白宫和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但是只有故宫曾叫“城”,从来没有听说过凡尔赛城、白金汉城、白城和克里姆林城。

为什么故宫能叫“城”?很简单,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建筑构成就清楚了。故宫有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四座城门,有长3428米、高10米的高大城墙,有宽52米的护城河,甚至西北角还有城隍庙。城门、城墙、护城河、城隍庙,一般城池具有的基本元素故宫都有,古人称之为“城”一点也不为过。

再来说“禁”。这个就更加简单了,因为故宫在以前曾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大内禁地,哨岗林立,戒备森严。

除了宫女、太监和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大臣以及被特许人员才能进入。平民百姓不用说观赏一下楼台殿阁了,就是靠近一些,都可能有杀身之祸。

最后说“紫”,这要说到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三垣分别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因为紫微垣在三垣的中间,所以有“紫微正中”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人们认为天上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天神——玉皇大帝,主宰三界,而他就住在天空正中央的天宫里面。由于天空的正中央就是紫微垣,所以古人又把天宫叫做“紫宫”。

我国古代皇帝都自称天子,即上天之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儿子。既然“天父”的住所叫“紫宫”,那么儿子的住所也理所应当叫“紫宫”。结合上面说的“城”和“禁”,紫禁城的名字便应运而生。

其实,除了“紫禁城”这个名字跟古代的天文观有关之外,紫禁城的整个建筑布局也跟古代天文观有很大的关联。

整个北京城有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城城相套,而紫禁城则居于北京城的中心,这就是按照“紫微正中”之说修建的。

天上的太微垣南边有三颗星,被古人视为三座门,与之相应的,紫禁城的南面建有端门和午门,而午门的东西两侧又建有左、右掖门。

在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有一条金水河,它对应天上的银河。外朝三大殿居高临下,象征着天的威严。

乾清宫和坤宁宫,象征天(乾)地(坤)。乾清宫东西两侧的日精门和月华门,象征日月。东六宫和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剩下的宫殿,则象征群星环绕,比如角楼就象征二十八宿中的角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