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是机体内对饮食物糟粕中多余水分进行吸收,并排出糟粕的器官。大肠与肺有经络互相络属,因此大肠与肺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一、大肠的解剖形态 大肠在腹腔中,上口在阑门与小肠相连接,下端紧接肛门。大肠上段叫做“回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回肠和结肠上段。大肠下段叫做“广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乙状结肠和直肠。大肠呈回环迭积之状,是一个管腔形器官。 二、大肠的生理功能 1、主传化糟粕。大肠接受经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经肛门排出体外。因此,大肠也叫“传导之官”。若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就容易形成大便秘结或者泄泻的病症。如果湿热蕴结大肠,则可能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脓血等病症。 2、大肠主津。大肠吸收经小肠泌别清浊后食物残渣中的多余水分,参与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大肠的这一功能称为“大肠主津”。如果大肠主津功能失常,则剩余水液不能吸收,糟粕和水俱下,会出现肠鸣、腹痛、腹泻等病症。如果大肠实热,消耗大肠中津液或者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则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 三、大肠的生理特性 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并不断地将其排出体外,所以大肠必须保持下行通畅的生理特性。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尤以大肠为最。大肠通降失常,则糟粕内结,肠道壅塞不通,便会出现腹胀、腹痛、便秘、口臭等病症。 看更多的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bcqh2015 |
|
来自: 中医知识圈 > 《中医理论理念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