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找到成长的捷径?四招教你发掘自己的潜在优势!

 个人发展精英会 2020-11-26

个人发展学会
陪你成长  持续精进

男神歌手李健在《开讲啦》里分享了自己如何走上了音乐之路:

我们宿舍有六个人,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我的上铺是一个对哲学很感兴趣的人,他大一的时候就看黑格尔。另外一个室友是不停地学语言,学英语、学日语、学法语、学德语。也有获得奥林匹克数学金牌、物理金牌的,他们总是不费什么力就能考到9798分。但对我来讲不一样,我可以通过努力、通过勤奋,考到六七十分、顶多八十分算不错了。但是我参加的一些歌唱比赛,基本上都是第一名。

李健毕业后依据专业选择了广电总局,但并没有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一直到几年后卢庚戌点醒他,并邀请他共同创立水木年华,他才开始走上音乐人的道路。

我并不是要说: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实现这样的鸡汤,李健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我想指出的是,许多人和李健一样,很早就以各种方式了解了自己的优势,但却一直没有真正上心——一直到自己被生活或者其他天赋运用者打击,或者被人了一脚,才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优势,并围绕自己的天赋和优势设计自己的人生。

我们大部分人都忽略了自己的优势。

关于优势,我们头脑里有很多莫名其妙的错误信念,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束缚着我们,最常见的有两种:

· 优势是天生的,不需要刻意投入就能显现

因为相信优势是天生自带的,所以会等待自己的优势自己显现。虽然有很多人先天会特别擅长一些事情,再加上后天成长环境匹配,于是很快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别忘了,环境匹配的结果是他们能更早、更专注地投入而让优势发挥出来,所以后天的发掘和刻意练习也非常重要。

· 肯吃苦讲方法,任何人都能做好任何事情

这种想法认为优势并不重要,我们靠正确的努力能做好任何事情,这已经被现代认知科学证明是错误的,事实是我们并不能够做好任何事,只能做成你的才华和环境允许你做的事。

每个人都应该打造自己的优势,持续地补短板可以达到80分,但是很难达到卓越,在自己独特优势上的投资回报率才是最高的,发挥优势远比弥补短板成长更快。

该如何发掘自己的优势呢?优势并不等同于我们的特长或者爱好,它是隐藏在这些事情背后的个人特质,这些事情可能是:

· 你内心一直渴望去做的事情;

· 能够一学就会的事情;

· 轻易就能做到优秀的事情;

· 让你特别有满足感的事情。

 

这些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是经常出现的,只可惜我们没有刻意去挖掘,下面是能够帮助我们发掘潜在优势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成就事件法,找到那些自己做过比较成功的事情,你享受这个过程,完成时的结果也让你自豪,那么就试着一条一条写下来。

写下来后再追问一下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做这件事,又为什么做成了这件事,反应了自己什么样的特质。

说一个让我印象深刻,挺有成就感的事情:

高一的时候我喜欢上了跳街舞,年底学校元旦晚会,几个跳了一年多的学长,在准备一个集体舞。 有天周五下午,学校大扫除后就提前放学了,我闲着没事在教室里多待了一会。 恰好那几个学长在楼下抱怨说马上要表演了,但是有个队友总是不来排舞。听到他们这么说,当时准备回家的我,背上书包去了学校后面的草坪,一个人在那里练舞

没过一会,几个大二的学长就来了,看到我在那,其中一个说:少毅每天跟着我们练舞,就让他来吧。 后来我就成了那年元旦晚会上唯一登台的一年级学生,而且是在尖叫声最多的一个节目里,大大露脸了一次。

听到学长对话,提前去我们常去练舞的地方等它们出现,这件事我至今印象深刻,但我一直埋在心里,直到我把它作为成就事件认真分析了一下。

当时的我就想争取这个登台的机会,我知道我在他们需要一个人顶替的时候出现在那里,就可能获得这次机会,这件事反映了我什么特质呢?

我是一个有着明确的目标,不放过机会,还会运用一些方法达到目的人,这件事让我知道我有积极行动,努力达成目标的特质。

我还有一个朋友,学历比较低,很早开始北漂,从房地产的电话销售开始,一直做到身家过亿的投资人,他给我讲过他最大的成就事件之一就是当年打电话卖房子的时候,他会先听成单率最高的三个销售怎么打电话,找到他们的特点去模仿,很快就超过了他们,学习模仿能力是他的重要特质,也是他的优势。

这个优势他在今后的工作中反复使用,从卖普通商品房开始,学会了卖豪宅,学会了做基金,学会了做投资人。

试着找到你做成功的那些事情,不要被事情本身蒙蔽,事情背后体现的特质才是你的优势。如果你特别善于安慰身边的朋友,也许倾听就是你的特质,那么共情和同理心可能就是你的优势。如果你特别善于讲笑话逗乐大家,也许幽默就是你的特质,那么当众表达可能就是你的优势。

 

发掘优势还有第二个方法,叫做回馈分析法。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自我管理》一书中说:发现你的优势,唯一的方法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你做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写下你期望发生的事情,912个月以后,将实际结果与你的期望做对比。这种方法我已经用了 15-20年了,每次我这么做的时候,都会有意外的收获。

彼得·德鲁克的这个方法需要一些耐心,但效果也是最好的,通过观察自己最初的目标和期望,对比实际的结果,我们会发有些事情我们并没有达到预期,可能就是自己缺乏优势的领域,有些事情自己做得超出了预期,往往说明自己有特殊的才能,也许优势就在这里。

我的第一份工作本来是编辑,刚刚工作的时候我期望自己能尽快成为被采用稿件前三的编辑,但是我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并不好,自己很累,却还是没有到预期。

后来我有机会尝试讲师的岗位,结果一试并不难,而且效果还很好,慢慢我发现在众人面前不紧张,是我的优势,演讲倒是挺适合我,后来就转做讲师了。

把自己的计划和预期的结果写下来,你会发现自己没有优势的事情很难持续,还会越做越泄气,有优势的事情,好像没有特别付出,结果还总能给自己惊喜。越早发现自己的劣势和优势,尽早放弃和投入,是正确的策略。

 

上面是两个帮助我们找到优势的方法,优势的培养其实还有四个关键动作:

第一步,偶尔遇见。在各种场合、经验和尝试中,偶尔发现自己特别有天赋的事情或者领域,就要抓住这样的苗头,排除干扰,多去尝试。

第二步,逐渐识别。多次刻意重复,主动反思,逐渐识别自己的优势。我们常常会因为缺乏耐心或者偷懒投入太少,导致优势并不明显,结果干脆放弃掉这样的优势,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第三步,刻意提升。围绕优势,持续扩充知识、学习技能,试着固化成自己的能力,即使有天赋,也需要刻意的学习和练习去巩固。

第四步,外界认可。通过向外界展示自己优势带来的成果,逐渐获得认可,最终形成大家认可的绝对优势。

如果我们把不同的能力比作股票的话,优势才是那个会持续涨停板的股票,而其他非优势能力是业绩稳定增长的优质股,投资一般能力能让我们有得赚,但投资优势才可能让我们得到最可观地收益。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