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之、好之、乐之

 江山携手 2018-09-11

知之、好之、乐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我觉得孔子在这里说出了职场工作的三重境界。

首先,了解、熟悉你要做的这个事、这份工作是第一层次,慢慢地喜欢上这份工作是第二境界,到最后能够在做事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喜悦则是最高境界了。

记得有一个职场故事,说有人问三个石匠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混口饭吃。第二个石匠一边敲打石块一边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眼中带着想象的光辉仰望天空说:我在建造一所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大教堂。”10年之后,第一个手艺毫无长进,被老板炒了鱿鱼;第二个勉强保住了自己的饭碗,但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泥水匠;第三个却成了著名的建筑师。这个故事正好形象地阐释了孔子的这句话。那么我们在职场上究竟是在做差事,还是在做职业,还是要做事业?你的态度不同,境界不一样,到最后的收获当然不一样。追求第三种境界,力求快乐的工作当是我们职场中人最美好的梦想吧!

爱一行,干一行。如果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非常喜好、挚爱、甚至痴迷,那么无论怎么辛苦也会非常乐意做。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即使不给报酬,倒贴钱财,也无怨无悔。

比如俄国著名小提琴家文格洛夫从四岁就开始练习拉琴,一天到晚除了拉着玩具鸭子游逛,就是练琴。别人看他小孩子每天这么辛苦,真是又可怜,又单调,而他自己却觉得幸福无比。还有,记得有一次,我看天津市著名书法家田蕴章先生的书法讲座视频,期间他讲到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单调而重复的必要过程,在别人看来是一种折磨,而对于喜欢书法的人来说,却是乐此不疲,乐在其中。这过程中他回忆起在故乡时他的一个同乡大伯跟他父亲说的话:咱可得好好活着,不然哪天死了,到那边就摸不着写字了!对书法痴迷之深,可见一斑。我也爱好书法,也在坚持练习,有时候一个字甚至一个笔画都要重复上百次乃至上千次,那个枯燥,如果不能真正地融进去,在过程中体会快乐,那真的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因此,当一个人迷上一件事的时候,就容易献身投入,对某种活动或专业的喜好和痴迷也会逐渐形成习惯性的常规,表现在行动中,融化在意识里,乐在其中。有句话说的很好:愚人向远方寻找快乐,智者则在身旁培养快乐。说实话,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我们好像并没有比前辈们获得更多的快乐,反而觉得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太大了,以致于患抑郁症的越来越多。想一想,这是多么得不偿失的事情!

其实人的一生离不开工作,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工作中度过,而且很多人都只能长期地从事单一的工作。这时候如果你不能乐在其中,无法在工作中寻觅到快乐的影子,那样就会非常容易厌烦,甚至退却。那样既会影响我们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会使我们的人生质量不断下降。所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学会干一行,爱一行,要善于在工作中寻找快乐。那样,我们才有可能在长期的工作中持续地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饱满的工作热情,也才有可能谈得上职场的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