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平遥婚俗风趣文明,代代传承。 男家准备全新被褥四铺四盖。
迎亲前一天,女家将嫁妆送到男家,妆点新房,并将钱物列出清单贴在墙上,以示女家排场。
这是摆在喜桌上的面制“花糕”,用以供奉天地老爷,迎娶当天,香火不断。
拜天地老爷。
拜先祖牌位。
这把铡刀用来切稻草,把切成短节的稻草掺上碎砖块、红枣、核桃等装进枕头。
现场伙房热气腾腾。
一日三餐,有酒有肉。
到处是笑脸。
唱两句。
敲打的。
礼房家写礼单。
贴礼单。
被子四角包进红枣和核桃,预示婚后生活和和美美,早生贵子。
新郎由媒人培同,高高兴兴迎娶新娘。
现代年轻人迎亲,花轿、汽车并用,名符其实的“轿车”。
接亲前新郎要打开一把老锁,并将钥匙带在身上。
迎亲队伍一往直前。
儿子去接媳妇了,父母用儿子踩过的被子包起、坐下,称“坐福”,并手托油糕盘,应人们的问话,答“高、高、高”。
婆婆喜不胜收。
父母化妆小丑等待儿子接新娘回来,引得周围一波波笑声,更增添了喜庆色彩。
迎亲花轿归来。
新郎抱新娘至喜桌前,拜过天地老爷和列祖列宗后进入洞房。
背着抱着一边沉。
拜天地,认亲友。
 换鞋时新娘口念“脱了皮鞋换凉鞋,一年四季发大财”。
公公抱儿媳下花轿进院门的场面。相传新娘上花轿是由父亲或哥哥抱上轿。
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十里乡俗有别,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不能简单归结为恶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