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今天生气的事情,明天可能就没有了;过去生气的事情,现在早就想不起来了。想一想,当年很大的气,现在再想起来,永远不会像当年那么折磨自己让自己生气。人间一切要想通,都是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变幻无常。在无常的世界中,要找出真我,放开胸怀,想想就要想明白,才能在烦恼的世界中找到快乐的自我本性。 生活中,要学会:像大海一样的胸怀去面对;用科学的方法来支配;用皇帝的膳食来养胃;用清新的空气来洗肺;用灿烂的阳光来韬光养晦;用平安是福,知足安睡。 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老人被电台节目主持人作为特别嘉宾进行采访,这位杰出的老人讲话完全没有经过特别的准备,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他无论想说什么都毫不掩饰,思维非常敏捷,他的机智幽默让听众捧腹大笑,这个节目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节目主持人问老人家:“老人家,你为什么总是这么高兴呢?你有什么快乐的秘诀可以跟我们观众朋友谈一下吗?” 老人说:“没有啊,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秘密啊。”他说,“心情就和我的体温一样普通,只是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我就想:我今天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高兴,另一种是不高兴,我当然会选择快乐高兴,这就是我全部的秘密。”其他人听了觉得:“这么简单?老人的思想好像很肤浅嘛!” 其实,佛经上说,境由心造。你心里有多快乐,就能得到多少快乐;你如果想让自己不开心,时时刻刻都会让自己不开心,而且这也就是世界上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选择不开心。社会上很多人经常选择不开心,你跟他介绍别人,他心里觉得很讨厌,永远可以不开心。而且会经常告诉自己不要开心,什么都不顺利,想想自己什么都不满意,就开心不起来。要学会经常对自己说“事情变得越来越好,生活我也很知足,所以我会选择开心”。 人们本来可以生活得更快乐一点的,但是五个人中有四个人放弃了本应拥有的快乐而选择痛苦。不快乐,是我们心境的普遍状态,因为我们总是在烦恼中去寻找失败的感觉。总是生活在烦恼中的人,失去了幸福感。佛法讲“法喜充满”,法喜就是你明白道理,知道世界一切都是短暂的,再大的痛苦也会过去,再大的烦恼也会过去,就会产生一种喜悦。 很多人的痛苦是因为把自己的幸福底线放的太高了,“我要得到一个海边大房子,我的媳妇要怎么好,我的孩子一定要考进精英中学,我的先生要怎么好,我的太太要怎么美……”每个人在这个底线之上,当得不到,就拥有了痛苦。要把幸福的底线放得低一点,每一天活着就是幸福,想一想,还有多少人活不过明天,自己没有生癌症、没有烦恼,已经是很幸福了。阿拉伯的王子33岁、23岁,都已经死亡了,他们什么都有,而今天我们虽然没有很多,但我们健康地活着,这就是我们幸福的底线,我们没必要在自己受伤的心灵中去增加更多的痛苦,好好的开心一点,过完你的美好人生吧。 学佛就是学做人,做人做得好的人,学佛也学得很好。佛法,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和思维。发现自己的错误,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成就;发现所有的错误,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就是圆满。佛陀从来没有勉强众生,只是告知众生何为善何为恶。善恶自己选择,生命自己掌握! 人生是无常,富贵也是无常,生老病死更是无常。正因为人生苦短,我们更要珍惜现在,学会用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珍惜的人会拥有,感恩的人才会知足常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