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来“混”

 汐钰文艺范 2018-09-11
国人有个口头禅,总爱讲“混”。譬如“这家伙混得不错”,或是“最近在哪里混”,再如“混生活”“混事儿”“混社会”等等。

  有一次朋友小聚,一顿饭工夫,我就听某君说了几十个“混”。如问他最近忙什么?他回答,瞎混呗。说某某工作好时,他会说:“这哥们儿真不赖,混了几年总算没白混,混了个美差。”云云。

  有人说,国人所谓之“混”,体现出一种消极的心态。譬如,某些人就喜欢“混”,混什么?混日子。此类人,多为眼高手低,不学无术,整日摆出一副“混”的谱儿——或一杯香茶,一支小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或手机不离手,拿出洗萝卜的精神“洗”朋友圈,“洗”微博,好端端的手机屏幕能磨蜕皮。此类诸君,不求勤勤恳恳,只求按部就班;不求大红大紫,只求安安逸逸;不求思索进取,只求舒舒服服。

  有人说,国人所谓之“混”是一种堕落。这些人,或许也努力过、奋斗过,但一有点小资历,上点小台阶,有点小成绩,再经历那么一点小挫折,就自认为已把红尘看破,奉行的是什么“聪明难,糊涂更难”。“混”就成为其生活常态:或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碌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刚愎自用、傲世轻物、目空一切、唯我独尊。

  也有人说,国人所谓之“混”是一种能耐。这里所谓之“能耐”,是一种圆滑或曰老练,如说某某很会混关系。此类人,多为见面熟,如人际关系中之“泥鳅”。他们为了利益,会不择手段,攀老乡,认同姓,拉帮结派,借助各种关系,左右逢源,名利尽揽。这些人,一个“混”字登场,使得好政策不能贯彻、好原则不能坚持、好制度不能实施,却落得“好”评价:“这人真会混!”岂不知,混进牢房者,一败涂地者,不在少数。

  凡事皆有度,小混,混丢的是好光阴,虚度的是好年华,浪费的是有限的生命。大混,混失的是德行,弃的是人格,丧掉的是做人之原则,毁掉的是自己的灵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