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汉字,从古至今只有3人敢用作名字,已经1334年无人再用
农民民说历史
这个汉字,从古至今只有3人敢用作名字,已经1334年无人再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里,“起个好名字”可以说是人生第一个最隆重的事。自从仓颉发明汉字以后,天下父母,在孩子还没有出生前,就已经绞尽脑汁做准备了。不为其他,就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取一个既好听、又易记、最好还有所寓意的名字。总以为汉字太多太多,起个好名字还不是手到擒来,待到自己真要用时,才发现那么多汉字里,竟然很少有自己心仪的字。
作为姓名来说,我们的传统实在太重视不过了。大部分中国人的姓名都是三个字,而姓氏都继承自父母,这个基本没得选择,能自由发挥的也就剩下“名”里的两个字了。古时候的人起名,女的最喜欢用“红”、“香”以及花木的名字,而男子则喜欢用楚辞里的一些字词。
由于古代男尊女卑严重,男子有好几个名讳,所以用到的汉字比较多。但是有一个汉字,粗略数一数,从古至今,竟然只有三个人用过。要是这个汉字是啥贬义词什么的也就算了,关键还是一个常用的、很有褒义的字,这个汉字就是“王”字。你知道是哪三个人的名字里有“王”字吗?

第一个:冯野王。山西上党人。是西汉汉元帝时期的陇西太守,后来还几乎升任做了“三公”,问题出在他有一个叫“冯媛”的妹妹,是汉元帝的贵妃。换了别人,有个贵妃妹妹,对自己的仕途很有帮助啊,可在冯野王身上却反过来了,元帝为了“避嫌”没有让他做“三公”。班固在《汉书》里赞美他是“受业博士,精通诗经”。冯野王算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王”字做名字的人。野,古代指郊外,也泛指“江湖之远”,与“朝”相对;王,面南称王,野王就是希望虽然出身不好,日后能出人头地的意思。

第二个:顾野王。这个人是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太学博士,后来做了南陈的光禄大夫,江苏苏州人。也是一个精通经史、博学多才的人,据说琴棋诗画无所不通。25岁的时候就编撰了一本叫《玉篇》的书,后人认为可以和《说文解字》媲美,他的才华由此可见一斑。后来还编写了一部叫《舆地志》的地理书籍,让后人对当时的地方风物有所了解。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后人,明清时期的顾炎武,就是他的后世子孙。

第三个:骆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