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的“四条河流” 文/张剑英 刘海粟曾言:张伯驹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广袤的心胸涌出了“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赏、诗词、戏曲和书法。但是,或许因为张伯驹在收藏鉴赏方面的成就过于炫目,人们对其在诗词创作、戏曲、书画等方面的贡献知之不多,这是对张伯驹的不公。作为张伯驹同乡人,张恩岭秉承“三不原则”——不传奇化、不片面化、不模式化,三易寒暑,撰成《张伯驹传》。本书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描绘出张伯驹填词赋曲、评书作画,倾尽家资、收藏国宝,苦乐兼备、命运多舛的人生画卷。 本书以较多篇幅描摹了张伯驹在诗词、戏曲、书画等方面独特的色彩和声音。值得称道的是,此书并未仅仅将张伯驹目为名士,而是将其定位为“不动声色的爱国者”。铁马冰河、为国捐躯是英雄,而默默传承文化、守护国宝又何尝不让人敬佩呢?此书自始至终以张伯驹的文化坚守、家国情怀为主线,以惟妙惟肖的描写、亦喜亦悲的勾勒让读者了解到张伯驹的传奇一生,贯穿其中的则是其谦恭自守、义薄云天的爱国情怀。 曾有一段评论张伯驹的话:“他不求名而名自得,不求功而功在天下后世。”张伯驹的价值,在于当下,亦在于将来。他会常常与我们“相遇”。 (《张伯驹传》,作者:张恩岭,出版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2月) 大净王侯风云路 文/余波 近日,中国戏剧出版社推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金少山的传记《论大净王侯风云路:群星荟萃中的金少山》。全书60多万字,作者为戏剧学者、豫剧(文丑)表演艺术家苏笑神。京剧大家宋宝罗、尚长荣等为该书题词、写序,并予以很高评价。 同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分别位居老生、武生、旦角梨园龙头一样,在净坛内,金少山是世所公认的京剧首席花脸代表,人颂“大净王侯”。为撰写这部传记作品,苏笑神酝酿20多年,并赴各地采风走访、搜集史料,通过长期整理、编缮,又历时6年埋头著述,将金少山一生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书中既有生活细节,也有丰富的艺术思考,每个章节结束的藏头诗亦有点睛之妙。 正如尚长荣在本书序言中所说,戏曲艺术除了舞台上的立体传承,舞台下的文字梳理和总结也尤为重要。也期待更多的戏曲人和专家学者在这个领域中深入研究,为国粹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论大净王侯风云路:群星荟萃中的金少山》,作者:苏笑神,出版单位: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龙脉》研讨会在京举行 文/文纬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龙脉》研讨会,日前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举行,近百位作家、编辑家、评论家出席。《龙脉》全书40万字,通过描写一个国家级大型文化项目的论证、立项和建设,生动勾画了参与其中的公务人员、相关专家和普通百姓的生动形象,讲述了一个“正在发生的中国故事”。 《河南日报》2018年3月30日07版 编辑:河南日报文艺部
|
|
来自: 昵称19788366 > 《老鱼稿件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