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4、眼睛受伤

 漾濞彜乡文学园 2018-09-12
      作者:阮镇
  蒙照源三兄弟身穿便服,徒步来到竹林寺。慧心长老上前拜见:“诏主,左相,右相,请到上房小憩。”蒙照源让长老不必拘束,他们一来给菩萨上香,二来看看铁柱,上房就不去了。
  他三人给菩萨上了三柱香,挂了功德钱,就来到铁柱前,围着铁柱边走边看上面的内容。祭祀庆功典礼那些时,蒙照源忙于应酬,没有仔细看铁柱上的文字。铁柱上有的字,蒙照源不认识,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
  这时,老郑走了过来,跪伏地上:“给诏主叩头。”蒙照源说:“我是微服出行,不必多礼,起来吧。”老郑起身,站立一旁。蒙照源问:“我听说,守护铁柱的是老郑和小肖,你就是那老郑吧?”老郑忙说:“回禀诏主,在下就是守护铁柱的老郑。”
  蒙照源又问:“这铁柱上的字,你能认得全吗?”老郑说:“还凑合吧。”蒙照源就让老郑从头到尾读一遍。老郑就读了起来。老郑不仅吐字清楚,那语调还带有情感呢,蒙照源听得很投入。
  老郑读完后,蒙照源说话了:“老郑啊,你一个当兵的,怎么知道这么多字啊?”老郑说:“在下不敢隐瞒诏主,在下本是教书匠,是被强征入伍的。”蒙照源问:“我想让你到诏主府做事,你愿意去吗?”老郑立马跪下:“愿意,愿意啊。”老郑乐得屁颠屁颠地退下了。
  蒙照澈对老郑不放心,怀疑是唐九征安插的卧底。蒙照澄也有同样的疑虑,“大哥是看重老郑的文才,想让他传播中原文化,这是大好事。可是,万一老郑是奸细,就得不偿失了。”
  蒙照源说:“这方面,我也权衡过。即使老郑是奸细,只要我们心中有数,做好防范,他也捞不到有价值的情报。任命老郑为教习,在诏主府内开设讲堂。给他配备一个奴仆,一个奴婢,明里是侍候他,暗里是监视他。二位弟弟,这样可好?”
  蒙照澈和蒙照澄都认可了蒙照源的安排。
  泥皮找到样备诏诏主府,蒙照源把他安置在大军将辣藤手下,做了一名旗牌官。现在,派他到竹林寺,顶替老郑和小肖守护铁柱。蒙照源叮嘱:“表面上,只是守护铁柱。实际上,你要不动声色地弄清楚小肖是不是唐九征安排的奸细。此事关系重大,你不能暴露意图,以防打草惊蛇。”泥皮保证:“诏主尽管放心,我知道怎么做。”就前往竹林寺去了。
  这一年,样备诏的雨量大增,全诏各地或多或少都出现灾情。左相蒙照澈和右相蒙照澄分别到灾情严重的村寨视察去了。诏主蒙照源带着士兵顺江而下,直奔灾情最严重的洱尾寨而去。
  突然,蒙照源看到江中有一个女人,在浊浪滔天的江水里时沉时浮。他大叫:“下水救人。”可是,面对如此汹涌的波涛,谁也没敢下水。说时迟,那时快,蒙照源纵入江中,神奇地把那女人拖到了岸边,看得士兵们目瞪口呆。
  被救上岸的女人,是洱尾寨巴实的婆娘窦蓬。为什么堂堂诏主会认识一个小小老百姓呢?原来,他最喜体察民情,样备诏治下的村村寨寨,他都巡视过了。他广交朋友,经常和山民促膝谈心。与牧童吹笛吟唱,跟村妇闲话家常,还和撵山的汉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抵足而眠。他和民众打成一片,民众把他称为“自家兄弟”。他曾经去过洱尾寨的巴实家,因此,认得巴实的老婆窦蓬。
  蒙照源在江中被柴渣戳伤了双眼。他忍着剧痛,命士兵抬上窦蓬,火速赶到洱尾寨,找到巴实。巴实给他磕头,感谢救命之恩。他扶起巴实:“为自家兄弟做事,是应该的,不必言谢。”
  巴实看到蒙照源为救窦蓬两眼受伤,着急万分:“这怎么得了,这怎么得了。”不由分说,急忙把蒙照源扶上马,护送蒙照源回到诏主府。大毕摩才诺颇通医道,为蒙照源清洗双眼,并用了眼药。瓦是男一直在精心地护理,眼睛却时好时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