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 1 吉林油田 技术:致密油蓄能体积压裂技术 效果:通过压后水力泵试油,泵压达到8至9兆帕,日产液6.3立方米,日产油0.18立方米。为该区块下一步油气提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2 大港油田 技术:自平衡直连抽油机 效果:该套设备是大港油田首次将“半直驱电机”和“太阳能自平衡尾轴组合型抽油机”两种新技术组合使用在一口井上。在两种设备的协同作用下,抽油机日常管护的工作量减少了三成之多,抽油机效率得以提升,生产时率保持在98%以上。
3 长庆油田陇东致密油区块 技术:“极限射孔”技术 效果:“十簇一桥”共11级点火一次成功,压裂时地层破压效果明显,得到了油田公司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4 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 技术:优快钻井技术 效果:苏75-60-30X井应用优快钻井技术,比区块同类型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4.24%。在苏25、20、76、75等区块,常规井平均钻机月速同比分别提高8.55%、8.41%、10.08%、7.58%。其中,苏75-74-19井再次刷新区块机械钻速最高和区块同类井钻井周期最短纪录。
5 吉林油田 技术:花岗岩油藏缝网压裂技术 效果:伊79井压裂试油的成功,填补了吉林油田花岗岩油藏缝网压裂技术的空白,为下一步该区块整体评价和效益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6 青海油田 技术:钻井提速关键技术 效果:青海油田自主研发适用于柴达木盆地地质特性的钻井提速关键技术,引进行业成熟技术破除钻井提速瓶颈,已完钻338口新井,平均钻井速度同比提高27%。
7 吐哈油田 技术:水平井带压拖动分段压裂技术 效果:牛东平88-2井成功完成5段28簇带压拖动压裂施工,较常规双封单卡压裂作业时效提高两倍。该技术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管柱压裂排量可达每分钟10立方米,解决了管柱封隔器负压下难解封的难题。
8 青海油田 技术:储层改造组合技术 效果:今年上半年,青海油田完成油井措施349井次,增油4.95万吨;完成气井措施作业1681井次,增气1.37亿立方米。
9 青海油田台南气田 技术:环空压力补偿固井配套技术 效果:青海油田台南气田连续完成5口井的环空压力补偿固井技术试验,试验井段固井质量均为优,解决了这个区块固井技术难题,标志着这项技术现场应用趋于成熟,具备规模推广应用基础。
10 冀东油田 技术:桥式同心分注技术 效果:冀东油田共完成桥式同心分注技术试验15井次,最大井斜62.08度,最高注水压力29.7兆帕,施工成功率100%,注水合格率82.1%,实现测调成本节约90余万元。
11 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 技术:暂堵+酸浸复合解卡技术 效果:在马216—2H井实现了连续油管及钻塞工具在水平井段成功解卡。为今后连续油管/油管水平井作业、漏失井大修解卡等复杂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12 西南油气田龙016-H1井 技术:化学固体自生热解堵技术 效果:现场应用情况显示,固体自生热解堵剂具有解堵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产物环保等特点,可有效保障分公司超高压气井的安全生产和平稳供应,为水合物解堵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3 吐哈油田三塘湖采油厂 技术:双元解堵技术 效果:8月30日,吐哈油田公司三塘湖采油厂牛9-81井、湖42-111井应用双元复合解堵工艺技术取得成功,两口井措施前平均单井日产油仅1.11吨,措施后平均单井日产油达6.37吨,日增油达5.25吨,增产效果显著。
14 新疆油田 技术:烟气冷凝技术 效果:3年来,公司采用烟气冷凝技术陆续对22台注汽锅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共节约天然气1700立方米,节约费用1694万元。
15 冀东油田 技术:“膨胀悬挂尾管+筛管”固井新工艺 效果:8月27日,冀东油田高104-5平54侧平1井采用“膨胀悬挂尾管+筛管”固井新工艺顺利完井,标志着这个油田小井眼完井工艺取得新突破。
16 大庆油田 技术:自清洁型射孔弹技术 效果:截至8月20日,大庆油田研制的自清洁型射孔弹技术已推广应用超过7万发,靶穿深超过1200毫米,有效采液强度提高19.4%。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而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7 塔里木克深9-2井 技术:超高密度钻井液配制技术 效果:新钻井液密度达每立方厘米2.85克,在塔里木克深9-2井的压井作业中成功应用,标志着中国石油超高密度钻井液配制技术取得新突破,填补了国内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
18 渤钻录井二公司 技术:轻便式录井仪 效果:轻便式录井仪具有数据采集精度高、快速分析油气水等特点,可广泛适用于海洋、陆地及煤层气、页岩气录井作业现场,有效破解了重点井、评价井投入成本高的难题。
中石化 1 东胜气田 技术: 叠加层水平井穿层压裂技术 效果:在东胜气田所施工的JPH-325井,其目的层厚度达12米,上隔层3米有一套气层,下隔层2米还有一套气层,通过分析研判,按照穿层压裂改造思路,适度加大压裂规模,沟通了目的层上下共3套气层,该井压后获得日无阻流量35.5万立方米,增产效果明显。
2 胜利油田 技术:二氧化碳驱注气及其防腐技术 效果:胜利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修井完井中心研发的注气管柱现场实现连续高压注气并保持零套压已达3年零9个月,且持续有效,较国内类似注气管柱平均有效期延长30个月,连同其防腐技术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3 中原油田采油一厂文220-3井 技术:碳纤维连续抽油杆深抽新工艺 效果:统计数据显示,文220-3井产液量增加1.4吨,日耗电量由措施前的183千瓦时下降到120千瓦时,初步实现了深抽节能。
4 西北油田 技术:碎屑岩油藏深部堵水技术 效果:针对水侵井深部剩余油动用程度低的难题,以“深堵+活疏”为思路,研发新型延迟交联堵水冻胶体系,配套堵水+表活剂、堵水+二氧化碳系列技术,应用55井次,日增油91.8吨,累计增油3.6万吨。
5 西北油田 技术: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流道调整技术 效果:针对缝洞型油藏单元水驱易沿大通道水窜、整体波及效率低的难题,研发出弹性高强度调流药剂体系,改变水驱流动方向,形成高效流道调整技术,应用8井次,累计增油1.5万吨。
6 西北油田 技术:自适应高导流酸化技术 效果:针对高闭合压力储层远井导流能力保持率低、连通未动用储量释放程度低的难题,创新形成自适应高导流酸化技术,实现“全缝沟槽状刻蚀,导流远近均匀”,整体裂缝长期导能力提升115%,作用距离增加36.4%,应用8井次,累计増油3.2万吨。
7 西北油田 技术:暂堵分流酸化技术 效果:针对多裂缝储层酸化时优势通道进酸多、次级通道剩余油动用不彻底的难题,攻关出暂堵分流酸化技术,暂堵优势通道,迫使酸液分流进入次级通道,实现井周整体高效动用,应用3井次,累计増油2700吨。
8 西北油田 技术:暂堵转向重复酸压技术 效果:针对重复酸压井老缝滤失大、非优势方位储集体难沟通的问题,研究形成暂堵转向重复酸压技术,通过纤维堵老缝、转向造新缝,有效实现了井周储集体的多方位沟通,应用3井次,累计增油3800吨。
9 长庆油田采气二厂 技术:生物酶压裂液体系 效果:经过11个多小时的压裂施工,安全优质完成了双52-45井的施工任务。此次压裂共向地层注入液体910方,破裂压力53.5MPa,施工最高压力56.2MPa,最大排量3.8m3/min。压裂后放喷返排见到了良好的产能显示,压裂设计思路得到圆满落实。
10 西北油田 技术:自生酸复合酸压技术 效果:应用该技术可有效解决150度高温储层的酸压难题。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方法采用地下生成酸液的方式,避免了高温井筒腐蚀,具有酸压裂缝更长的优点。采用该技术后,压后单井日产油71吨,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中海油 1 垦利10-1油田B50井 技术:废弃钻井液压滤作业 效果:在垦利10-1油田B50井在钻井作业中成功应用钻井液压滤设备,完成高比重钻井液回收。此举标志着覆盖全井段的废弃钻井液压滤作业首次在渤海油田取得成功。该设备通过对废弃钻井液实施絮凝、压滤、压榨和脱板等4项工艺,实现了废弃钻井液的固液分离与液相的重复使用,减少了80%的废弃钻井液回收比率,大大降低了运输费用和处理成本。
2 渤中34-2/4油田 技术:螯合解堵技术 效果:投产28年的渤中34-2/4油田大幅提升油井利用率,成功实现增储上产,油田得以重焕青春。截至目前,螯合解堵技术已在渤中34-2/4油田全面开花,油田油井利用率也从治理前的30%提高到74%,这个渤海老油田开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此同时,新技术已陆续推广到渤中34-1等多个油田,均实现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3 渤海油田 技术:桥式同心调偏心阀注水工艺 效果:作业井注水8个月以来,各项参数稳定,累计注水4.2万立方米,周边受益油井日增油量超90立方米,累计增油2.16万立方米,取得了良好的注水效果。这标志着中海油第三代同心测调注水工艺得到成功应用。
4 绥中36-1油田 技术:水平套管井压裂转循环充填防砂技术 效果:连续128个小时的不间断作业后,M20H1井两层射孔段参数及地层充填系数都达到要求,并顺利完成生产管柱下入并启泵投产,日产油量较作业前大幅提升。
5 莺歌海盆地一口探井 技术:超高温高压井钻完井技术 效果:经过60天的艰苦作战,该井最终顺利完钻,完钻井深4352米,成为中国海油钻完井领域挑战极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