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网高邮新闻频道

 冬可燃冰 2018-09-12

名城保护永远在路上

2016年11月 30日 10:14 |来源: 中国高邮 |扬州论坛 |扬州网团购

公元2016年11月22日,无疑将载入高邮的史册!

这一天,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高邮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这一天开始,高邮市正式成为全国第130座、江苏省第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江苏省第3个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县级市。

这一盼望已久的喜讯传到邮城,83万高邮人笑逐颜开,奔走相告……

从1995年,高邮市被省政府列入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到如今21年;从2011年,市委、市政府作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重大决策,已过去5年;如今梦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1年的前期准备、5年的“申名”历程,道阻且艰、历经坎坷,但在这个美丽的初冬,“申名”成功让高邮人民格外自豪与骄傲。高邮从此多了一张沉甸甸的“国”字号名片,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的高邮又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坚强基石

作为全国2000多座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高邮,是中国最早见证邮驿制度的重要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尧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高邮在古城文化、史前文化、邮驿文化、漕运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与特色。

早在公元前223年,秦王嬴政就在此筑高台、置邮亭,从此展开了这座古城长达数千年的历史画卷。

唐宋元明清,一路走到今。高邮作为运河之畔的明珠,古代驿站的重要枢纽,一直与运河文化、邮驿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高邮也成为一座因“邮”而生、傍“运”而兴的古城。运河文化与邮驿文化成为高邮独特的历史文化气质。

高邮先民们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存。目前,古城格局与街巷肌理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仍基本完好。以漕运、邮驿文化为代表的城南历史文化街区,以当铺商业文化为代表的城北历史文化街区,以水乡居住文化为代表的城中历史文化街区,均较好地体现了旧时高邮古城的风貌。文游台、净土寺塔、奎楼、镇国寺塔等四个古城坐标点,构成了高邮“双塔一楼一台”的独特城市人文景观。目前,高邮已拥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共96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遗产点段2处(盂城驿、明清运河故道),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处,省级文保单位7处,市级文保单位83处。同时,还有42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高邮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这些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成为高邮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坚实基础。2011年,高邮启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名城保护与申报工作全面推进,硕果累累。

今年1月6日至8日,由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组成的评估考察组,对高邮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进行实地评估考察。评估考察组认为,高邮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的街河相依、城水一体的古城传统格局以及旧时的历史风貌至今犹存,高邮已具备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同心同德全民参与是强大动能

市委书记勾凤诚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高邮市要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与研究,逐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传承机制,用文化的力量凝聚市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在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中,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强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新定位。2011年12月,高邮市正式出台《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意见》,标志着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正式启动。

“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市人民的梦想。”市名城办负责人表示,国家名城是名城保护中的最高级别,不仅可提高保护地位,更是增强文化自觉的体现,还可提升高邮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古城保护,首抓规划。高邮市“申名”开始就着手保护规划的修编,特邀知名大学经验丰富的专家,高起点全面规划,挖掘出了高邮历史文化核心价值。“我们先后编制了《高邮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运河东岸十里长街文化旅游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北门大街历史文化保护整治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市名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申名”成功,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奋进,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古城历史人文价值,擦亮本土历史人文“底色”,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名城保护格局。高邮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名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各类机构。开明的决策者,敢于担当,善于采纳各方的真知灼见;上下左右齐用心,多股力量共同融合,生发出巨大的叠加效应,有序、有力、有效地全面推进了名城保护工作。

“申报国家名城,与文化高邮、幸福高邮、和谐高邮紧密关联”,市文广新局文物科负责人认为,作为解读高邮的关键词之一,“申名”与每一个高邮人息息相关;虽然是政府的公共决策,但涉及到家乡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申名”已化为高邮民众的共同诉求和行动。

正因为有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高邮市“申名”工作形成了人人重视名城保护、个个参与名城保护的浓烈氛围,为高邮市成功“申名”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能。

2016年11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高邮市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名城保护任重而道远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量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厚度,更考量着这座城市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态度。

历史文化街区是名城保护的难点。近年来,高邮市相继对城南、城北、城中三个历史街区以及多条老街巷、老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配套了公共服务设施,优化了交通组织,解决了雨污水等民生问题,既极大地改善了老城区居住环境,也留住了老城区的原住居民,积聚了人气。尤其是高邮市对盂城驿周边一期和二期的整治,更是走出了一条古建筑保护与周边居民和谐居住有机融合之路。目前,按“保护老城,建设新区”的模式和“修旧如旧、维系传统”的框架,高邮市对北门大街等一批老街区的保护性修缮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如今漫步邮城,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老街、老房、名人故居、老建筑被保护和展示出来,古城环境越来越好。馆驿巷、南门大街等历史风貌得以修复;王氏纪念馆、汪曾祺故居、秦少游故居等大批名人故居得以整治,相继开门迎客;文游台、镇国寺、盂城驿、当铺、净土寺塔等文保单位旧貌换新颜,沐浴新光。

“近年来,高邮市先后投入了12亿元用于古城民生工程建设,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物修缮。”市名城办相关负责人说,按照“找出来、保下来、亮出来”的思路,这些年,高邮市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和展示、利用,不但全面构建了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实质的、外在的表现系统,更充分展现出邮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永远在路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成功,既是国家对高邮市名城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高邮名城保护工作的全新起点。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83万高邮人民的努力下,高邮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越来越美丽,高邮人民会越来越幸福……

来源:今日高邮 作者:管玮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