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濒湖谈医(161):胆囊结石疼痛的可能位置

 为什么73 2018-09-12

        我以前治过的胆结石疼痛,一般是右侧上腹部疼痛多一些,有时剧烈,甚至疼得满脸大汗,面色苍白,如果体质壮实的一般用大柴胡汤一付药就能缓解了,平时再用排石汤加味,很快就可以将胆结石排出来,有一些的胆结石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体检查出来了,我给他们服药后两三个月再复查,结石变小或者消失。但个别患者本来没有症状,服药后会引发结石动起来疼一次,然后石头就慢慢地下来了。这个病接触多了,我还为之制定了两个方子:一个溶解结石的丸子,一个排石头的丸子。


        有时候,我甚至会根据病的化验单来开出这两个方子,效果也还不错,只要检查单说有结石 ,不管它疼不疼,就用化结石的方子几天或者两三个月之间就把它打掉或消掉。


          但我现在想说这样一个十分重点的问题:

         多年来我一直以为,多数结石疼痛的部位,就是在右上侧腹部,有的会牵引到心窝下部,有的会放射到背部或者肩部。

         我的印象当中就只存在着这个固定的知识了。这么多年来我的看法就是这样的。

         

        虽然我也懂得这个道理:时间会证明,以前认为正确的东西,也许会被推翻的。但我确实没想到,这个知识会在现在被推翻掉。


        今天说的这一例,他的胆结石疼痛却让我学习到了新的知识:

        这位先生自诉腹痛近十年,基本上每隔一两天就疼痛,但晚间疼痛多一些,不分饭前饭后,最常发作的时间为整夜疼痛,一夜睡不好觉。

        平时走路快了会隐隐地疼。

        到了晚上有时会隐隐地疼,而有时却也会剧烈地疼。

        最初夜间剧烈地疼是偶尔发作的,但近一两年来,却是很频繁地发作。

       而且每次都基本上是那一块地方在疼。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检查,反复检查,都是胃炎,但吃了很多不同的药物,西药为主,都没有止住这疼痛。

       第一次他不能来门诊看病,提出网诊咨询,我勉强答应。他将以前的检查单发给我看。

         2018年1月,同济医院的胃镜检查结果显示:

        慢性糜烂性胃炎,II度。

         他告诉说肚脐上部疼痛,我误以为是肠子疼,我给他用药几天后无缓解。

        第二次他诉说是胃的下面,在腹部正中疼,再用药几天后仍无缓解。

       这样两次失败后,我也开始怀疑自己判断了。建议他抽空来门诊给我看看。

        终于等到他有时间来门诊看病,他用手指给我看了疼痛部位,正是在腹部中间点,大约中脘穴所在的部位,偏下一点。

        我问他的疼痛性质是什么,他说是白天隐隐约约地疼,因为昨夜剧烈疼痛一整晚,没有睡好觉,觉得有些疲倦。

        他的舌略红,苔黄白腻,脉沉缓略滑,其他方面也没有特别的症状,虽然没有口干口苦,没有小便黄,没有怕热,我综合判断还是认为湿热交结引起,给他处了方子。

       结果当天晚上,他的肚脐上部跟前一天一样,也疼了整个晚上,他只好第二天去医院检查,这一次检查结果赫然不同:

       胆囊结石!

        然后,他就住进去了,按这个结论接受手术了。


       我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感到很惭愧。

       诊断知识的缺陷,导致治疗上的缺陷。

        有些疾病的失误,是不可原谅的。

        有些疾病的失误,还给我机会补救。这是上天的馈赠。

         我们医者应该永远警惕失误,然后设法挽救。

============================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炙,三两) 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伤寒汗吐下均错。但是即能解。这是什么现象?汗吐下的方法虽然错误有时却也能误打误撞治好疾病吗?

      这种情况确实有的。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人体正气强不强,不是治好的,也不是误打误撞好的。而是,人体正气它自己把疾病拖好的。

      用错误治法的后果一定是伤正气。所以,虽然正气能治好自己的伤寒病,但却被错误的药物弄虚弱了。

     心下痞硬,是外邪内陷于里,噫气不除,也是正气想抗击外邪外出的一种反应。有部分人的正气还是可以自愈的。可是如果不能自愈,就需要治疗。

       治疗方案是旋复代赭汤。

      此方扶助受损的正气——胃气。胃气上逆,说明伤了,但也顽强地向上向外反抗外邪,所以我们用参甘姜枣夏帮它。

      心下痞硬,是水气互结,所以用半夏化水湿痰浊。而调气的药物,可以用旋复花,代赭石。

      前文化痞结用辛开苦降的黄连干姜,黄芩半夏去散水湿痰饮与阳气之结,用半夏,旋复花,同样是散水湿痰饮与阳气之结,是因为气结的状态除了心下痞以外,还有噫气不除,特别严重的肝胆气机和三焦气机不畅状态,此时的重点发生一点偏移,所以用药方向有所改变。

      此方用旋、代确有深意,很多临床大家均对此有论述,对肝气郁结,肝木乘胃土导致胃气上逆而频繁呃逆或嗳气,同时心情郁闷,两胁发胀,这种情况用之多验。

       

      临床上,我用此方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治疗老年人头晕眼花,治疗老年人胃口差,治疗心脏病兼有脾胃不好而胸闷的,效果均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