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外伤了,CT表现是这样的……

 天地之间一杆称 2018-09-12

除了CT表现,脾外伤的分级也有哦~

作者|Eric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1.概述

脾脏是腹腔脏器中最易受损伤的器官之一,约25%的患者在腹部创伤中利用CT进行评估分级。脾损伤有时会出现左上腹部压痛(50%-60%患者会发生)或低血压(发生率30%)。CT对比增强诊断脾损伤的敏感性约95%,而这一也成为钝性脾损伤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

(上图为脾撕裂伤3级,红箭头所指为活动性出血。)

2.讨论

脾破裂CT平扫表现结合临床分为4种:脾包膜下血肿、脾实质内血肿、脾撕裂伤及脾粉碎、伴有或不伴有腹腔积血,各种的CT表现都不同。单纯的脾内血肿以及脾包膜下血肿可因包膜未破而无腹腔积血征象。实际上多数情况下脾包膜下血肿、脾内血肿、脾撕裂伤往往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同时存在以脾撕裂伤和脾内血肿同时出现概率较高,而单一类型的损伤较为少见。

3.分级

国内外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分级方法多达几十种,这些分级系统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 各自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脾破裂的特点和规律, 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今天结合以下介绍Gay4级法分级。

Ⅰ级:局限性包膜破裂及小的包膜下血肿;

Ⅱ级:小的外周撕裂及实质内血肿,直径<>

Ⅲ级:撕裂伸展至脾门及脾实质内,血肿直径>3 cm;

Ⅳ级:粉碎性脾及血管断裂。

(损伤分级模式图)

(脾破裂4级)

(脾撕裂3级伴腹水形成)

4.增强扫描的重要性

平扫能够诊断大多数的脾脏钝性损伤,可满足临床需要。CT增强扫描可发现细微的脾脏挫伤,减少脾损伤的漏诊率;由于增强扫描动脉期脾脏实质呈不均匀花斑样强化,而门脉期呈较均匀一致强化改变,故我们观察脾脏损伤时常选择门脉期。弥补了平扫的不足。

对于较明显和严重的脾脏损伤,CT增强扫描除了能进一步显示损伤程度外,对脾脏血管的损伤是最好的补充,可明确诊断有无脾动脉的断裂及对比剂外溢情况。

对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的证据。单纯的脾内血肿及包膜下血肿,应在临床密切观察下行非手术治疗。

对于急、危重患者和烦躁患者,CT增强扫描与平扫相比具有它的优越性,建议直接CT增强扫描。

(脾裂为脾脏的一种正常变异,常与脾撕裂混淆,记住脾裂的边缘是光滑的,与脾周的液体如血液无关。)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