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用谐振能节电秘诀(二)

 科迷4 2018-09-12

应用谐振能节电秘诀(二)              

---新发现与新发明---

3.2 《电子力学》与《电工学》的关系

3.2.1 《电工学》是《电子力学》的基础。   

1)电流、电压和功率计算公式都相同。如:阻抗三角形,电流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和欧姆定律等。尤其是在弱电中,都把视在功率当成总电能。

2)电感性负载:利用电阻小的材料做导体。《电工学》是负负得正做法。

3)电路谐振特征:都承认谐振时电流和电压会增大,都推广应用谐振现象。

4)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谐振现象节电,无功补偿和滤波器节电方法,推广到全世界。

5)在电能计量方面应用有功功率计算,按消耗有功功率多少收电费。

3.2.2 《电子力学》是《电工学》的新发展:

3.2.2.1 对感抗、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物理意义认识不相同。

1)《电工学》认为感抗不消耗电能,无功功率不会做功,视在功率没有物理意义。

2)《电子力学》认为感抗消耗电能,无功功率能够做功,视在功率代表总电功率。

3.2.2.2 对谐振现象认识程度不相同。

1)《电工学》承认电流电压增大,没讲内电动势产生;承认有用处,不承认有能量。

2)《电子力学》承认电流电压增大,有内电动势产生,因为有能量,所以有用处。

3.2.2.3谐振电路计算公式不一样:以并联谐振电流计算为例。

1)《电工学》并联谐振电流计算:负载中的电流是原来有功电流的Q倍,I2=QIP式中Q=X/R,因XR不变,Q值不变,计算不出谐振增大值。IP为原来有功电流。

(2)《电子力学》并联谐振电流计算:负载中的电流是原来有功电流的Q2倍,I2=Q2IP式中Q2=X2/R,因X2增大,R不变,Q2值增大,计算出谐振增大值。IP为原来有功电流。

3.2.2.4 对节电研究和宣传作用不相同。

1)《电工学》谐振不产生能量,好比锁上研究节电大门:无法宣传和研究节电。

例如:《新发现---利用谐振现象节约电能》文章,清华大学教授审稿意见:假设¢角为90度,COS¢为零,无论电流I有多大,有功功率也为0,基本概念错误,不刊。

从实践得知,在无功补偿前后¢角是不变的,功率因数为常数。式中功率因数COS¢值不变,功率P与电压和电流成正比没有错。②谐振能量仍取自电源,这里并没有节能!

经过试验证明:串联谐振总阻抗最大,输出电流最小,能量从电源来不符合逻辑。审稿意见代表当代公认观点。因为审稿错误,证明谐振能是否存在,是节电大是大非问题!

应用有失误的《电工学》做教材,不能培养节电的人才,影响节电的发展!

2)《电子力学》承认谐振能存在,好比打开研究节电大门:可以宣传和研究节电。

因为谐振现象应用广泛,无功补偿负载节电效果无法解答,才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矛盾,通过试验做出电能增大结果,总结出新理论和新公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两个新定律+新计算公式+增大案例=谐振能存在。《电子力学》是《电工学》的新发展!

利用《电子力学》做教材,可培养大批节电的人才,推动节电的大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