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鲁迅全集》----《俄罗斯的童话》

 史亦香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08--《俄罗斯的童话》之《小引》

这篇《小引》是鲁迅先生的,《俄罗斯的童话》是高尔基的作品。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高尔基这人和作品,在中国已为大家所知道,不必多说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我已经读过的书,但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那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海燕》诗的结尾句。

这本《俄罗斯的童话》收入了十六篇童话,但每篇童话都没有题目,只以数目字一、二、三标识分段,这在童话一类的作品里还是很少见到的。前面的《小彼得》也是几篇童话,但各篇都有名字的。这里,我也只能童话一童话二的标识着。

2018.09.1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09--《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一》

童话一讲述一个青年,死板,教条,读了好多大部头的书,于是就有了学问,好似看透一切的学问似的,但也只能去教教哲学,且一定要听学部大臣的话。在糊口面前,一切死板也不再死板,一切教条也不再教条。他出版了许多出色的书,但因为他厌世,消化不良,二十九年只能在家里吃饭,后来,还是死掉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学生在他死后,看着他写的书,说道,厌世主义也是有用的东西。

这也说明,他厌世,并非他没有学问,他厌世,也并非他不能为后人留下财富一样的书籍。

其实,有学问的人并非一定要钻进牛角尖里去,并非不能与常人打成一片,人间烟火就是养活人间的人的,不食人间烟火了,离不成为“人”的时间就近了。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10--《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二》

童话二讲述一个自以为是诗人却总做不好诗的诗人,以为已经深刻地认知了世间所有,于是写下了很多看透一切的消极的诗,哪成想,真有人为其出版,虽然只得了四卢布四十八戈贝克的稿费,却让一个热烈地寻找人生意义的青年读了后,自杀了。

生活中自以为是诗人的诗人确不少,他们不断的做着诗人的梦,以为作诗很容易。写了诗,就想出版发行。一位相识的朋友,见面说,他出版了一本诗选,问我要不要。我说,要钱不要?答曰,要。我也答曰,那就不要了。我以为你要送我一本呢。只是,最后,我还是得到了一本他的诗选,那是因为朋友的朋友用公款买了十本他的诗选。朋友的朋友,因为也是我的朋友,他真的没有地方放这些诗选,只能见人送一本,看与不看,不在朋友,只在你了。

真的想起来那白云黑土的小品,宋丹丹说,签字售书那天那家伙那场面那是相当大呀!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呀。那把我挤桌子底下去了,那一摞儿书都倒了。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11--《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三》

童话三讲述一个叫埃无斯契古纳.沙伐庚的专给匿名殡仪馆拟广告的诗人,好像以死为荣的似的,找一个摩登女郎银荷特拉结婚,也要在坟场所包围着旧教堂里举行,证婚人也是掘坟洞的工人,愿意自杀的人是傧相。家庭布置得到处如坟墓一般,装饰多与白骨相连,这样的“精神病”诗人着实不多见。甚至于他的名字,在别人的建议下也改作了埃夫斯契古纳.澌灭而绝自息根,而“澌灭而绝息根”正是死的意思。我们且看一段他写的诗:您,是好人,是坏人,总之是拉到坟地去,您讲真话,或讲假话,也都一样,您是要死的。

鲁迅先生在《野草》之《立论》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死是正常规律,也是绝对的,但是,人们却是很不愿意听到这个字眼的,特别是对于年老一点的人来说。作为一个思维很正常的人来说,几乎都没有怕死的,因为,怕也是无用的,但是,人们怕的是知道什么时候死,这也是很多年轻人说,不怕死不怕死的原因,因为,他们离死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而老年人则不同,他们知道离死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他们所说的“说不定哪天就走了”的话,那是千真万确的了。似这个叫“死”的诗人,少见,后来,他有了三个孩子,这些孩子总是要吃饭的,吃饭总是要花钱的,钱总是要有人来挣的,于是,他也便从“死”的边缘走了回来,和赞美过去与死亡的一切诗告了别,又做起先前的熟识的工作来了。

毕竟,生是第一位的,毕竟无病呻吟和有病呻吟是不一样的,有病,呻吟很正常或不可避免,无病,呻吟很不正常而一定可避免。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12--《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四》

童话四讲述一个非常好名的作家,连两本小说也没有作好,却死掉了。送葬的人只有九个人,其中还夹杂着两个乞丐,这让非常好名的作家很失望很气恼。于是就爬出棺材,在坟地里作了一场演讲,演讲后又心满意足地爬进棺材,觉得事情做得非常好,而且又合式又顺当。

记得看过一篇关于一个官员死后真的复活了的故事,他静静地躺在棺材里,听着来悼念他的人的表现,形形色色,真让他大开了眼界,原来,他活着的时候,有多少人是在戴着面具在他面前演戏呢。

作家死了,“看”到后事后的凄凉,作家在世时,同样看过很多人在他面前演戏。他的作品,一定得到过不是发自内心的称赞的,虽然这两本小说还没有做好。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13--《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五》

童话五讲述一个到了中年的人,忽然觉得自己身上少了些什么,问遍身边所有,都说没有。他想来想去后,发现了,原来自己少了一张国民的脸相。于是,就求助于人,怎么才有国民的脸相。一个警察局长告诉他,和异种人接触一下,一下子就成功了。于是,他接触了犹太人,接触了高加索人,接触了乌克兰人,于是,他的脸也被他们打得可以穿上裤子了。高尔基说,这个故事里,什么教训之类,是一点也没有的。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14--《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六》

童话六讲述一个爱用历史来证明自己的大人先生,动不动就让跟丁爱戈尔加从历史的书籍里找来他需要的证据。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正确的书,信则可以,迷也是不可以的,如果遇到不正确的而自己偏以为是正确的书,那岂不是更不如无书。这和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也几乎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15--《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七》

童话七讲述一个住有犹太人的地方,对犹太人的虐杀,毁谤,而激起犹太人的斗争的故事,结尾说,凡是懂得民族心理学的人们,是公平地讲述着的,曰:“犹太人者,狡猾之人民也!”

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其聪明是举世公认的。据说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19%的化学奖、26%的物理奖、28%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这是从网络上找来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狡猾的人民,也一定是聪明的人民。不然的话,处处受到打压的犹太人也不可能在逆境中发展壮大起来。据说,一千六万的犹太人,以色列居三分之一,美国居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则散居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角落里。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16--《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八》

童话八讲述两个无赖,一个红头发,一个黑头发。他们羞于偷别人,只想着进牢监吃公家饭。新任知府号召为国效劳,于是,红头发为国效劳去,黑头发仍然一次又一次地在做着吃牢监的公家饭的营生。红头发又办起了《这边那边》的日报,黑头发从牢监里出来,到红头发那里喝茶,红头发却请他喝香槟酒,那句“我现在简直好象在用香槟酒洗脸,别的东西是不成的了”的话,看来是为国效劳是多么地富贵呢。但是,高尔基仍说,这故事里,是什么意义也没有的,连一点点也没有的。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17--《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九》

童话九讲述一个上司怀疑人们对他有异心,就下了极严峻的命令:凡怀有异心者,应即毫不犹豫,从所有隐匿之处曳出,一一勘定,然后以必要之各种相当手段,加以歼除。于是,就有执行此命令的长相异常的阿仑提出来,阿仑提长相异常到身上多毛到可以不穿衣服,长着两排五十四个牙齿。手段也异常残酷,对上司有没有异心的人,都在他的打击之列,因为,查处一个异心的人,就有七卢布的收入,以至于连上司的伯母也被查处。所以他从中也没有少捞好处。上司对他施行了最严密的调查,他犯了九百十六卢布的侵吞公款罪,被处以做三个月的苦工。

高尔基说,迎合上司的意思,这也是难得很的。确实很难,查得松,可能查不到,查得紧,可能冤枉好人。但是,迎合上司与从中谋利那是两回事呢。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18--《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十》

童话十讲述了一个好人,决心不要用暴力来反抗恶罢,还是用忍耐来把恶征服。侦探伊额蒙得知后,就带来审问,验证,发现果然“好人”不再反抗,无论对他做什么,于是,就放好人出去做演讲,于是,人们当然高兴,没有了欲望,也没有了苦恼,于是大家都变得如同死尸一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说“随你的便”,于是,侦探伊额蒙的衙门踊落了,满是老鼠,乱咬着公文,虫豸们也搅挠着伊额蒙,忠勤的仆人也不能帮他一下,说无论如何,是不能帮的,因为您还是活人。于是,伊额蒙也没有执行公务时的差旅费,想想过去的日子,有人赞成,有人反对,现在都如死亡一般了,于是,就想着让人们活过来,但是,人们却活不过来了,最后,伊额蒙也死掉了。

当所有的人们都失去了上进心的时候,那将是一个很可怕的时代。曾经与人聊天,说现在的人们向往着进步,向往着当官,那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到了哪一天,人人不想当官,人人不想进步,想想看,还有什么动力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无论做什么,都如文章中所说,“随你的便”吧,你能怎么着他呢,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开除了吗?再说,就是全部开除,那又能从哪里进新人呢,因为新人也是“随你的便”的后续者,到那个时候,真的没有动力了,全都死掉了一般。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19--《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十一》

童话十一讲述居民里最聪明的人,想起来要做新人,于是,他们吐口水在地上,捏起来,拌起来,却是怎么也做不成新的人。夏谟林中学的学生米佳说,土地不象先前了,土地不中用了,上帝创造亚当的时候,土地是全不为谁所有的,现在土地都成了谁的东西了,所以,人也永远是谁的所有了。所以,无论怎么做,也做不出新的人来了。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20--《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十二》

童话十二讲述一个叫伊凡涅支的一族,无论做了什么事情,都不会惊骇,他们生活在全不依照法则的“轻狂”的狭窄的包围中,他们好像就是逆来顺受的一族,让他们受多大的折磨与委屈都没有问题的,而他们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在i字头上加了点了。一天,“轻狂”命令全国,禁止在i字头上加点,于是,这逆来顺受的一族,也什么话也不会说了,因为,他们再也没有事情做了。

还真没有看出来这不准在i字头加点是什么意思。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21--《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十三》

童话十三讲述了一个河的两岸住着两个族的人,一是苦什密支族,一是卢启支族,两个族的人都是有着贪心的,经常为着什么不如意的事就打仗的,而打仗是会死人的,于是他们便算起了死人的账,那就是死了一个人要花多少钱,而死了一个人要花多少钱也随着仗越打越多人越死越多而涨起来。两个族的人,于是,就算起得失账,知道了战争太花钱了,不如不战争,哪怕对方是什么什么,毕竟是同胞,是一心同体的,从这时起,他们就平静地安稳地过活了,完全放弃了武备,彼此都轻松地,平民的过活。

这是一个很大容量的童话,除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核心利益受到侵犯后,战争不得不起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战争对人类是一点益处也没有的。如果,所有人都放弃了战争,那么,人们用于战争的经费都可以用在人民生活的改善上,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只是,这个如果很难实现。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22--《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十四》

童话十四讲述一个驯良而执拗的凡尼加,睡在只有屋顶的堆房里,贵族来喊他,去救莫斯科,他去了,回来却是没有了屋顶。睡了二百年,上司来喊他,让他去救俄罗斯,回来后,屋顶没有了,又睡了一百年,哨兵来喊他,去救欧罗巴,他去了,德国人却撕去了他的一条腿,他成了独脚,回家来,孩子们饿死了,凡尼加举起手来,要去挠挠后脑壳,却发现连头也没有了。

这就是一个虽驯良却是没有主见的凡尼加,不知道为谁打仗,为谁出力。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23--《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十五》

童话十五讲述一个住在夏谟林市的叫米开式加的侏儒,受着周围各种妖魔的戏弄。忽一天,一个兵丁跑来了,给了他一百万卢布,把各种妖魔赶走了,侏儒不再受戏弄了。侏儒于是天天庆祝着,天天庆祝着,这样的天天过着,侏儒却又烦了起来,只是一百万卢布,太少了,要有十万万才行,现在算是什么生活呢!街路也不扫,警察也没有,到处乱七八糟的。

这童话或许是说人们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或许是说人们受惯了压迫一下子没有了,却感到了不习惯,不过,高尔基说,请读者不要忘记这是童话。

2018.09.12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24--《俄罗斯的童话》之《童话十六》

童话十六讲述一个叫玛德里娜的女人,如母熊一样,天天做着工,受着虐待和抢夺,她很烦恼。想着如果来一个真实的人,用那强壮的臂膊抱了她,她真不知道能他生多少孩子的,她渴望着爱。铁匠来了,她没有看上眼,勇士来了,赶走了她的叔子尼启太和雇工们,向玛德里娜宣布,从此以后,你自由了,我是你的救主。铁匠也说,我也是救主。于是,他们三人就满足了,天天喊着万岁。但是,事情的变化总是很快的,勇士厌倦了,天天问起是谁救了玛德里娜,勇士问,铁匠也问,玛德里娜呢,谁问就说是谁,是最好的办法,等一天两人一起问时,她只能说是两人一起的。玛德里娜一到夜里,却就暗暗的哭。

高尔基说,请不要忘记了这是童话。

童话或寓言,本来就是借某种事物或动物或某种人来说出某种意图和意义,但是,这却是作品的意义,读者们看得出来看不出来那是与作者所不得而知的,尽管作者也想让所有读者都能读懂他们的作品。这段话也是对着以上十六段童话而说的,有的童话表层意思明显一点,读者还能看出个大概,有些就不行了,除了作者所在的时代与国度与读者不同,就是同一时代,同一国度,作者的立意也不一定是所有读者都能“一目了然”的,好在是,我并非要研究高尔基的童话,看得懂看不懂,也无关大局。

2018.09.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