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作文,你会想起什么? 是经常留作家庭作业? 但是怎么也写不出的日记? 还是考场上,总是耗尽脑汁, 构思如何开头的作文? 孩子们写作文面临的两个难题:首先是没有素材,其次是有了素材不会用,无法把素材打造成文章中的亮点,让自己的文章提升分数。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两大难题该如何解决。 第一难:获取素材难绝招:灵活的获取素材 把课本当挖掘素材的线索 当我们读到课本上婕妤辞撵的故事的时候,课下我们可以去了解班婕妤的生平,看一下除了婕妤辞撵的故事以外,她是个怎样的人,还有过怎样的故事? 那么我们就会知道班婕妤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性,除了拒乘车撵之外,还有班婕团扇的故事 还可以知道孔融后来,成了有名的建安七子,还曾领兵打仗,大获全胜等等。 以此类推,我们学过的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成为我们挖掘素材的线索: 1、整理出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人物要是真实的哦); 2、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人物生平,形象和社会评价; 3、将这些素材整理到素材本上,或者缩略故事,写到课本上对应课程内容页。 通过这种手段,我们可以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素材本。用这种方式获取的素材,虽然人物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事迹却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应用在考试作文中,也可以更好地帮我们吸引阅卷教师的注意力。 第二难:有了素材用不好绝招:素材整理归类 素材获取到了以后,如何让我们积累的素材派上用场呢?那就是给我们的素材贴标签,做分类。 我们作文中常见的题材就是我们分类的依据: 积极地主题: 诚心---季子挂剑 慎独---我心有主 友谊---管鲍之交 磨难---孙子膑脚 ...... 消极的主题: 利益当头---豫让刺赵襄子 不良社会风气---邹缨齐紫 玩物尚志---太宗藏鸟 人际关系---嗟来之食 ...... 整理好这些标签,考试的时候当然可以手到擒来,快速找到素材并应用到作文中。 仅仅有上面这些就能保证高分无忧了吗? 当然不行,还有最后一个秘诀教给大家:那就是升华素材的立意! 具体如何做呢?八个字: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由一个人联想到一类人群,由一件小事联想到一类现象,并引发思考。 比方说写一个人对自己母亲的爱,最后升华到天下儿女对母亲的爱。 由一个不文明现象联想到人的素质问题或国家体制问题等等。 这些都是对文章主旨的升华。 具体如何做呢? 先确定我们文章最初想表达的主旨,然后对我们的主题进行相关的拓展放大,从而使我们要表达的东西更高一层,从而达到升华文章主旨的目的。 写作文重要的不是词语的堆砌,不是素材的拼凑,而是由此引发的思考。让你的思考更加独特深远,才能使你的文章真正具有了灵魂和思想,这样的文章,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说了这么多,有没有说到家长孩子的心里去呢?多关注一下小编,贡献更多干货给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