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虽然有魏碑的成分,但是率更先生(欧阳询)也有学王羲之的晋人风尚,可是现在写欧体几乎都写得硬梆梆的。 个人认为,一大原因是临摹时是练'修复过的帖子”。 初学者当然可以从修复帖开始,但是各家所注重的成分不同,多多少少都加入了本身的理解。 所以我强烈建议要直接去练原刻本,尽量找越清楚越好的来练。 然后再来要留意的是,写此帖千万不要去描去补笔。 写字是一项轻松如意的事,怎会一个'钩'还需要去来回'刷刷刷',甚至还回头去'划出来”。 连续性是非常重要,如果楷书写到'补东补西',甚至'描南描北',此人的行书必定不流畅,必定无法写出有轻巧腾挪的味道。 因此,要练到一笔就完成所有的动作,应该柔软处就要停顿缓慢的处理,应该劲挺处就要稍快的刷过去。 相对于柔软,劲挺是较容易达到的,刷刷刷,一笔即过,但是如果都是劲挺而已,这种字终究是不耐看的。 仔细去看九成宫的原刻本,明明直画是有缓和的轻重变化的,很多都简化成硬梆梆的线条。 陈国昭简介 陈国昭,台湾著名书法家,字曰签约讲师。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台湾正修科技大学教授。作为一名理工科老师,却酷爱文化艺术,喜欢书法、篆刻、水墨、古典音乐、古典诗词等。闲暇时间几乎都在从事与自己爱好相关的活动,尤其是书法方面,数十年来一直坚持临摹古帖、创作分享。是当今力学传统的典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