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知(九):做本届病人中最优秀的那个(下)——收到的人有福了

 火岩山 2018-09-12

(续昨)

选择题第四道:如何选出一个能给你解决问题的中医

这是一道披着选择题的外衣的问答题。

西医的好坏,我是无法分辨的。西医的职称头衔之类的,应该不看他治好过多少例病人,基本看其发表过多少篇论文,有多高的学历,是不是到外国去游学过,做了多少年医师……所以,对于看病一定要挂专家号或者一定要挂名医号的,实在有点匪夷所思,因为专家名医所开的化验单,和普通医师所开的是由一样的检验科检验出来的。专家名医开的抗生素、激素或者其他的特效药,也都是从一个药房里出来。所以专家名医和普通医师没多大区别,科室一、和科室二三四五六也没啥区别。化验是同一个医院同一台仪器同一班人,药方是电脑生成的,唯一的区别大约就在于名医有权限可以开一些副作用更大对人伤害更大的药。

西医基本没有伪的,但是中医伪的很多,如果不小心看了伪中医,那还不如直接看西医。所以本节的重点是,怎么判断一个中医师的真伪。

真假中医鉴别第一步:观察医师是怎么观察你的。

真中医对病人的诊断叫做四诊,即望闻问切。首先真中医对人的望就和西医及假中医不一样。真中医要看人的气色脸色、精神状态、体态动作、性别年龄、眼神须发、甚至服饰鞋帽也在观察的范围内,作为病人能够感受到真中医审视自己的眼光是温和而洞彻的,如果病人能够感受到医师眼神里的亲和、鼓励、悲悯的神情,那么恭喜你,你可能遇见了一个好中医。接下来,真中医会和你貌似拉家常一样的随意聊天,实则是引导着你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及你的生活工作背景等等相关的信息。一般真中医还会通过看舌头、把脉等诊断方式对你进一步的观察,有的还会去摸其他的经脉,感受你身体不同部位的体温、软硬等不同的像……对了。真中医的诊断,是在取像。假中医一般和西医一样,会开出验血的化验单,即便会把脉,也往往只是取数据而不是取像。如果一个中医对直观的观察病人比较敷衍,甚至都不看病人,而是直接把脉直接开化验单,那么基本可以走人了。这是个假中医。

真假中医鉴别第二步:聆听医师怎么是辩证你的。

八纲辨证、营卫辩证、三焦辩证、脏腑辩证……凡是病,总跑不出辩证。如果医师能够准确的以观察到的像来进行辩证,并能够找到病之本者,那就基本是真中医了。如果医师满口现代西医的病名而且不是为了让你听懂而故意说的,而是因为他其实只知道那些西医的病名,比如发炎啊、溃疡啊、坏死啊什么的,那么也就可以判断这是个假中医了。至于这么判断他是不是为了让病人听懂而故意说西医的病名,病人完全可以和医师说,我看的是中医,你就直接跟我说说辩证的过程就可以。

真假中医鉴别第三步:看治疗方案。

真中医的治疗讲究治本优先原则,除非表证会要命才会标本兼治。假中医一般会对病下药,即针对某病的特效方啥的。当然,伤寒病一般是对症下药的,那是经方,如果你遇见了经方大师,也是好的。病人要学会鉴别。对病下药和对症下药,差别到天上去了。比如给你开什么癌症特效药的,基本就是骗子或者假中医。

真假中医鉴别第四步:看中医师的状态。

医师是个高强度、大消耗、费神又伤身的工作,一般的假中医很难做到神情温和、处事从容、表情恬淡、精神饱满、头脑清晰,如果一个医师给你把脉却发现他的手指冰冷,和你说话有气无力或者有乖戾之气,面带病色疲惫的,那基本也可以判断这个至少不是个好中医。一个好的中医对面大消耗的工作,而且帮着那么多的病人抗下他们的苦难,每天面对那么多的负面的东西,那么他首先就得会保养自己,让自己面对一切苦难和病人的时候,能够始终保持着健康、积极、阳光、平静……

经过四步观察法,找到了一个真中医,那么恭喜你,赶紧和他交朋友吧。

找真的好中医,不要看年纪胡子,不要看性别职称,不要看所谓的学者气质。那谁,洪老太太,不就是个骗子么。中医师是个盛产骗子和假冒伪劣产品的职业,但是用上智慧、眼光和你的运气,还是能够从一干骗子和假中医中,筛选出那个真正的中医、那个真正能够为你解决问题的真人。

 

(网络图片)


问答题第五道:如何做一个能够成就医师的病人?

好医师能够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同样,好病人也能够成就一个好医师。医师和病人其实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相互因对方的存在而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的。对于病人而言,帮助一个你信任的医师,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请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体会自己身体的感受,并尽量准确向医师描述身体的感受。

医师可以通过望、闻、切等手段获得你的身体病后之像的信息,但是你自己的感受是医师永远不能替代你去感受的,必须通过你的语言描述,医师才能了解到这一“像”,你的感知越准确,描述的越准确,信息的丢失和错误概率就越小,医师得到的信息就越完整越精准。

二、认真遵照医嘱配合治疗,尽量亲力亲为煎汤熬药。

认真地遵照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把医师的治疗方案比较到位地执行下去,如果能够弄懂医师的治疗意图和思路,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不理解,也不要擅自修改医师的方案。熬汤煎药最好自己来,尽可能不要让医院代煎。煎药的过程就是自己和自己身体共同完成一个仪式的过程,当人倾注了专注和感情在煎药的过程中,那个具有仪式感的过程就是治病过程,而且自己煎的药药效比代煎的会好很多。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身体的变化,包括感受的变化和外在的变化,如果有心的话,把变化的时间和过程都记录下来,后续跟医师交流的时候,你的讯息如此的详细准确全面,医师能够感受到你的尊重信任和重视。他也就和你形成了互动关系,对你会更加上心、更加用心。

三、认真反省自己生活习惯,主动引导医生帮助寻求治病原因。

中医认为,人致病的原因无外乎三:外因内因和杂因。只要有原因在,在适合的条件下,那么人就会生病。生病又有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人体受到侵害的时候,自动做出一些调整,以抵抗侵害或者修补因侵害而引起的机能损伤,这时候身体表现出来的是症,比如发烧、呕吐、腹泻;还有一种状态是机体已经受损而且身体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者不能实现自我修复,那么这个状态就是病。不管是症还是病,对于我们身体而言,都会表现出一些阴阳失衡之类的“像”,医师通过像,去辩证“病”或者“症”,查找失衡的原点,然后通过用药等方式,帮助身体恢复平衡状态,这个过程,就是治疗或者是恢复健康的过程。

所以生病和诊疗的过程,我们可以画出一个模型来。

致病原因--合适条件--两个结果:有症状或者有毛病--表现为“像”:气色脉象舌像等--治疗:帮助身体对付伤害原因,修复身体受损功能和机体--痊愈:身体恢复平衡状态。其中,医师如果能够做好“观象”“治疗”两个环节,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明医了。但是优秀的病人在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引导医师帮着你分析一下致病的原因和致病的条件这两个因素。因为只要这两个因素没有消除,那么就算治愈了,后面还是会再次生同样的病。(只有某些病毒或者某些细菌为主要致病因的时候,才会有免疫)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在各种时间,和医师进行深度的交流,把自己的生活习惯、生活背景、家庭条件、工作性质、性格修养等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交流,然后从中找出最可能致病的原因,只有从源头上找到了致病因,并且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等方式,把致病因给消除在源头,只有这样,才真正完成了一次治疗。

 

我相信,如果医师能够遇见一个这样的病人,那么其修为也一定会有所精进。病人和医师相互寻找相遇的难度,其实一点也不亚于寻找自己的终身伴侣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