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首最有智慧的禅诗,在盛世喧嚣中寻一方净土

 昵称41082923 2018-09-1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陶渊明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在陶渊明看来,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

此诗传达的禅的神髓,有四个方面:

一是“心远地自偏”,禅者在喧闹之中,以心转境,定力深厚;

二是“悠然见南山”,禅者在自然之中,悠然会心,融合无间;

三是“飞鸟相与还”,禅者在功名之中,回归自性,超凡脱俗;

四是“欲辨已忘言”,禅者在体验之中,不立文字,冷暖自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无相偈》神秀

“心如明镜台”,明镜台就是梳妆台。爱美的女性会把梳妆台整理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里比喻没有灰尘污染的心。污染我们身心的灰尘是贪、嗔、痴三毒,所以要用戒、定、慧三学来净化三毒。

佛教说:“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要不断修习戒、定、慧三学,来净化我们的生命。净化了尘埃的生命,就是纯净的生命,觉悟的生命。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王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两句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禅意。禅宗的修炼,就是先从有入空,逆水行舟到源头,逆着贪嗔痴的浊流而上,一直回溯到清明无染的心性源头;再从空入有,欣赏大千世界的云起云灭,鱼跃鸢飞。

“行到水穷处”,是色即是空、从有入空。“坐看云起时”,是空即是色、从空入有。“行到水穷处”,是大智观色成空;“坐看云起时”,是大悲由空生色。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问答》李白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李白崇尚道教,诗歌道士,他向往那种深山中的隐居生活。不过,李白同样崇山佛教。这首诗就体现了他的佛教的思想。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韦应物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诗人用“独怜”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尘劳迥脱事非常,

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上堂开示颂》黄蘖禅师

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人生在世,总有比名利欲望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明心见性修禅见佛回归清净本性。所以,人生就像是那梅花一样,不经过严寒的考验,哪有美丽的清香?

三间茅屋从来住,

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把是非来辨我,

浮生穿凿不相关。

——《示法偈》龙山

虽然住的是简陋茅屋,吃的是粗糙食物,但如果我们能以智慧去观照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和人间的善恶是非,了解它们的短暂虚妄性,就会心地明朗,心态坦然,得其所安,那么,茅屋土阶也是亭台楼,粗衣素食也是锦绣山珍。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题鹤林寺僧舍》李涉

对于尘缘深重、俗务缠身的凡夫俗子来说,登山不过是偶一为之的兴到之举。一个终日昏昏醉梦间的人,与僧人很难有什么深入的交流,叙谈不过是排遣无聊的内容而已。在暂得闲暇之后,他又会重入红尘,继续着原来的生活。尽管如此,当一个人宦海失意,心情郁闷的时候,来到幽雅脱俗的环境中,总会有所触动有所感染,得到些许精神的慰藉,给麻木、盲目的心灵增添了难得的欢愉。

一住寒山万事休,

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于石壁题诗句,

任运还同不系舟。

——《一住寒山》寒山

这是寒山大师的一首禅诗。第一句是虚写,说的是自己的心性执着于自性的时候,万事万物都可以停留下来,进入自性的境界。第二句说的是放下的问题。人生即烦恼,就要学会方向,一旦放下,什么功名利禄滚滚红尘都不复存在了。最后一句说的是人生的大智慧。人有欲望就有痛苦,欲望就是我们人生的缰绳,而我们如果能像一只没有缆绳的小舟,随风飘荡自由自在,只是随缘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人生的大自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排版:xiaosh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