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状元秦鸣雷:台州为什么正月十四过元宵,和他有关!

 雲泉 2018-09-12

明朝状元秦鸣雷:台州为什么正月十四过元宵,和他有关!

1

临海城关西大街有座“状元食府”,我曾在里面吃过几顿饭。门前墙上有个介绍,说这里曾是明朝状元秦鸣雷的宅第。

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秦鸣雷的宅第在台州中学老校址这一带,旁边的东湖运动场原来是一座很大的“状元池”,后来填埋平整成运动场。“状元食府”的旧宅,其实是秦鸣雷的别业,也就是状元府第外的另外一处房产。

临海在古代一共出了三位文状元:南宋的王会龙,元朝的泰不华,还有就是明朝的秦鸣雷。

秦鸣雷(1518-1593),临海城关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关于秦鸣雷中状元,明人张岱的《石匮书》中记录了一段趣事。考完殿试后,主考官初拟秦鸣雷为第三名(即探花),第一名(即状元)是江苏无锡人吴情。没想到名单呈上去,嘉靖帝一看,这状元怎么叫这个名字呀,吴情与“无情”同音,“无情岂宜居第一?”不行!再往下看,第二名(榜眼)叫瞿景淳,无感,再往下看,秦鸣雷,大喜,直接点为状元。

天下的事情就有这么巧。那年北方大旱,嘉靖帝忧心忡忡,前天晚上梦到电闪雷鸣,随后下起了大雨,旱灾得到缓解,今天殿试就来了个叫秦鸣雷的考生,这简直是上天的恩赐呀。于是幸运儿秦鸣雷从探花一跃成了状元,而本应该是状元的吴情则成了探花。

看来,取个好名字很重要,不过,也要看运气好不好哦。

明朝状元秦鸣雷:台州为什么正月十四过元宵,和他有关!

2

秦氏在明朝,是临海城关的一个大族,科名仕宦称一时之盛,秦鸣雷的父亲、叔伯、兄长都是进士,但是秦鸣雷的童年很不幸。在他满月时,母亲就去世了,5岁那年又失去了父亲,他被过继给伯父,不久伯父又亡故,所幸伯母杨氏待他很好,把他抚养成人,所以秦鸣雷对这位伯母感情很深。

大家都知道元宵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但是台州人却是正月十四过元宵节的,对此有种种说法,其中的一种是“孝子改节说”,就跟秦鸣雷有关。

说是秦状元对伯母极为孝顺,他的伯母是信佛的,初一、十五都要戒荤吃素,为了使伯母也能吃到元宵筵席,秦状元提议将元宵节提前一天。

这是行孝道呀,大家都同意,于是从那年起,临海就约定俗成以正月十四为元宵节了。府城开了头,各县都仿效,有人还作诗:“十五月亮十六圆,台州百姓庆团圆。竹枝歌词到处唱,民间争说秦状元。”

对台州人正月十四过元宵节,现在比较倾向于“唐初筑城说”——唐初大将尉迟恭(他和秦叔宝都成了门神)修筑台州城。至于“孝子改节说”,我们把它当作一个民间传说听听就好了。

明朝状元秦鸣雷:台州为什么正月十四过元宵,和他有关!

3

秦鸣雷为人性情淡泊。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左春坊谕德、南京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卿、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倒也恪尽职守,受人尊敬。

万历元年(1573),兵科给事中赵思诚上疏弹劾秦鸣雷“只知嗜酒、不顾廉节”,吏部让他退休回家,厌倦了官场风风雨雨的秦鸣雷也无心恋栈,就上疏乞休归故里。

对赵思诚这位言官的攻击,我认为有政治斗争的成分,因为从史料中对秦鸣雷的记述,怎么看他都不像是个“不顾廉节”的人,相反,他为人正派,不徇私情。

万历元年正是张居正当国,先前,张居正与高拱争权,秦鸣雷与高拱交好,于是受到张居正的压制和排挤,或许赵思诚疏攻秦鸣雷是为了迎合张居正或者就是张居正授意的,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并没见到过这方面的史料记载,且容日后考证吧。

那年,秦鸣雷55岁,回到老家临海后的20余年,他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与何宽、金立敬、王宗沐、应大猷等一批台州籍退休老干部结为诗酒之交(看来赵思诚说他“嗜酒”倒是不假),遍游吴越名胜山水。

万历二十一年(1593),鸣雷卒,享年76岁。他的墓在临海大田两头门(现在的汇溪镇牌前村凤凰山)。状元公的墓规模很大,墓道坊、石望柱、碑亭、石翁仲、石兽等应有尽有,可惜被大兴水利和文革破坏殆尽,连墓室都被挖开,墓碑被村民当作厕坑垫脚石,整个墓园只剩下一对石马。

2015年,其中一匹石马被盗走,幸好警方给力,一个半月后就从石家庄追回,总算可以稍微告慰一下状元公了。

2018年7月29日

明朝状元秦鸣雷:台州为什么正月十四过元宵,和他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