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赏翡翠是很多人对翡翠的第一印象,而常会听到从玩家口中蹦出“色根”一词,对某件翡翠评头论足,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色根”对翡翠,到底影响有有多大? △颜色较深的部分为色根 在绿色翡翠或其他颜色的翡翠成品或翡翠原料中,可以看见一点状或者是条带状的,颜色比较深一些的颜色(如绿色),慢慢渐变过渡到相对较浅的颜色,这类颜色深一些的颜色就称为色根。 △颜色较深的色根 色根的颜色有很多种,蓝色、绿色、黑色和紫色等,翡翠正因有了色根,它颜色就不可能完全均匀。 △偏青绿色的色根 色根的存在,提供了鉴别翡翠是否天然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因为色根与人工染色有很大差异。人工染色,通过酸洗,强酸将翡翠内部纤维交织状的排列晶体结构改变,再进行染,放大观察可见其颜色呈丝状、蜘蛛网状,色边缘分层弥漫模糊,过渡不自然,从外观看色浮。 △颜色较均匀的翡翠蛋面 然而,色根在翡翠上面的不一定都很明显,如一些品质极高的翡翠看不到色根颜色表现极为均匀,具有这样颜色的翡翠即为上品。 在黑色矿物中的致色元素铬,经扩散作用置换了铝元素而显绿色。 癣 色根在翡翠原石中经常见到的一个词——癣,是同一种东西,只是颜色非常深、面积大的叫做翡翠的癣,面积小的叫色根。 △翡翠的癣 在翡翠行里有句行话,叫“癣吃绿”或“绿随黑走”,它在翡翠原石中显得很突兀,翡翠的癣形状大小各异,有斑点状、条带状等。 有些翡翠有色根有,有些翡翠则没有色根。如龙石种,满绿高档的老坑玻璃种翡翠的颜色非常均匀,颜色跟底色几乎一样,所以是看不到色根的。 △翡翠耳钉 色根的扩散与翡翠的种水有关,种水好的翡翠,色根的颜色就会扩散很好很明显,如果翡翠种水不好,则会影响色根的扩散。色根的扩散原因有两个。 1种好 质地细腻 质地细腻且种水好的翡翠,内部能将入射光线反射映射出来,色根的颜色随入射光映射而扩散开来。 2人为因素 翡翠经人体佩戴后,一些人体分泌物进入到翡翠晶体之间的缝隙中,使翡翠结构更加致密,增加翡翠的透明度,产生色根的颜色随入射光映射而扩散开来的感觉。 △翡翠九狮盖炉 01 色根的分布决定着翡翠品质的好坏,色根分布越细密均匀越好,一般这种翡翠的质量和价值都相对较高。 △翡翠弥勒佛,每一件色根分布都不一样 02 色根中的色调,是影响翡翠品质的重要因素,色根的“色正”可决定翡翠的颜色,色正的翡翠颜色较为艳丽且价值不菲,如帝王绿。 △翡翠项链+耳坠组 03 色根的渐变情况,可分为缓慢过渡和瞬间过渡。当翡翠的色根属于缓慢过渡型的,这种翡翠的色根扩散就比较均匀,很有美感;而当色根是瞬间过渡型的,则翡翠的颜色就会显得深浅不均,色根突出,显得不美了。 △冒充三色翡翠的翡翠B+C货 之前,我们介绍过很多肉眼鉴定翡翠的方法和工具,而大家也比较好奇,在专业鉴定机构的实验室里是用什么鉴定翡翠的,其实很多我们都见过: 01 显微镜用于放大观察翡翠的表面和内部特征:天然翡翠多为纤维交织结构,而经过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内部结构遭到破坏,表面会形成凹坑或蛛网状酸蚀网纹。 ![]() △非天然翡翠的酸蚀网纹 02 天然翡翠通常无紫外荧光,经过充填处理的翡翠多数具有中等或者强荧光,但随着作假技术的提高,一些充填处理翡翠荧光越来越弱,甚至无荧光现象。因此,是否有荧光也需要结合其他鉴定手段来判断。 ![]() △紫外荧光灯下的翡翠 03 这是一个便携工具,却在鉴定染色翡翠方面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天然翡翠具有437nm、630nm、660nm、690nm吸收线或者吸收带,而铬盐染色的翡翠在650nm处可见一条明显的宽带。 ![]() △分光镜下天然翡翠与染色翡翠的图谱差异 04 红外光谱仪是鉴别翡翠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大型设备。天然翡翠在2600-3200cm-1区间透过率好,多不存在吸收峰;而充填处理翡翠因含有高分子聚合材料,会有特定的吸收峰。 ![]() △一些实验仪器 |
|
来自: 红翡綠翠 > 《翡翠.玉器.各种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