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知识普及之硬币篇】这些硬币不能用了,快来看看!

 hzq114 2018-09-12

不宜流通人民币

硬币标准

不宜流通人民币硬币

       不宜流通人民币硬币是指:外观、质地、防伪特征受损,变色变形,文字、数字、图案模糊,规格、重量发生变化,影响正常流通的人民币硬币。 

规格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 直径、重量与标准值相差大5%; 边部厚度与标准值相差大于10%。

污渍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因受到侵蚀,形成不可去除的污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币面单个污渍面积大于标准面积的5%,或多个污渍累计面积大于标准面积的10%;污渍遮盖文字、数字、图案之一,影响辨别面额或真伪。

磨损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磨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币面出现一处磨损,深度大于0.1mm,磨损面积大于标准面积的5%;币面出现多处磨损,深度大于0.1mm,累计磨损面积大于标准面积的10%;币面文字、数字、图案之一受损,影响辨别面额或真伪。

变色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因自然氧化、火烧等原因,使币面色泽发生较大改变、图案模糊不清,或光泽度变暗,影响辨别面额或真伪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


变形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磨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币面出现一处磨损,深度大于0.1mm,磨损面积大于标准面积的5%;币面出现多处磨损,深度大于0.1mm,累计磨损面积大于标准面积的10%;币面文字、数字、图案之一受损,影响辨别面额或真伪。

孔洞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可见光孔洞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

裂痕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裂纹或裂口及划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币面边沿内出现裂纹或裂口,径向深度大于1mm,单个裂纹或裂口长度超过3mm,且累计长度大于标准周长的10%;币面出现划痕,径向深度大于1mm,单个划痕长度大于2 mm,且累计长度大于标准周长的15%;文字、数字、图案之一受损,影响辨别面额或真伪。

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

维护国家名片形象

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联合出品)


本期小编: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张婉

                                广东南粤银行深圳分行   孙晶

  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 金灿杰

版面编辑:尚羽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