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位列康熙五妃之一的良妃,为什么死后被康熙称为“辛者库贱妇”

 山地之仔 2018-09-13

掌心的水

这句话前后有个问题。首先,“康熙五妃”是完全不合理的:其次,康熙说,“辛者库贱妇”是在《清圣祖实录》和《雍正汉文上谕》中的毙鹰事件之后康熙训斥了八哥,在具体场景中说了气话,而且当时他是否说了什么也不确定。
先说说“康熙五妃”,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突然冒出这么个说法。一直以来的说法都是“康熙四妃”,也就是惠妃纳喇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荣妃马佳氏。因为此四人都是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同一批晋封妃位,是康熙后宫除了三任皇后(孝诚仁、孝昭仁、孝懿仁)、两位贵妃(生前为贵妃的悫惠皇贵妃、温僖贵妃)外最早获封妃位的。其他妃子都在她们之后。良妃卫氏虽然是此四妃后第一个晋封妃位的,但实际上相差甚远。她是康熙三十九年晋封良嫔,此后单独升妃位(时间不详,比较大的可能是康熙五十年卫氏病重临终前康熙特别加恩)。但是如果仅此就把她跟前四妃并列成“康熙五妃”的话,也同样可以说“康熙八妃”,因为康熙五十七年又晋封了和妃瓜尔佳氏(死后追谥敦怡皇贵妃)、宣妃博尔济吉特氏、成妃戴佳氏。都是康熙亲封的妃位,为什么这三位不算?
然后就来说说这“辛者库贱妇”一说。这个出自雍正即位后编写的《清圣祖实录》,说的是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康熙巡幸热河,原本应该随侍在侧的八阿哥胤禩因为要祭奠母亲良妃卫氏二周年而缺席,于是送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给康熙,谁知鹰送到康熙行宫已经奄奄一息。康熙因为大怒,召诸皇子齐聚,训斥胤禩,其中就说到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然后列举了胤禩在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过程中如何结党营私,联合大阿哥胤禔谋害废太子胤礽,听信术士张明德之言,欲夺储位。最后说到“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从此胤禩一蹶不振。
由此我们可知,这句“辛者库贱妇”不是直接针对良妃的,而是骂胤禩的。他认为两只死鹰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所以说出这样的话。这句话要分两点看:首先说明,良妃卫氏确实是出身辛者库比较低贱,康熙愤怒下说出气话也情有可原。良妃卫氏确实是辛者库出身,她是清朝唯一一个出身辛者库而进位妃位的。但要说明的是,良妃卫氏的出身辛者库,并不是曾在辛者库为奴,而是其父为辛者库宫内管领,也就是管理辛者库的官员,属于包衣奴才一类,比起满洲贵族确实低一点,但不是说很卑贱。
再来,这件事其实是存疑的。有如下疑点:第一,年份不合理。清宫所有资料都显示,良妃卫氏死于康熙五十年十一月,所以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巡幸热河时,胤禩应该是祭祀母亲三周年,但这件事却说胤禩是祭祀母亲二周年,本身就很奇怪。第二,地点不统一。记载这件事的两份材料对毙鹰事件的地点都说的不一样。《清圣祖实录》记载的事康熙前往塞外途中;《雍正汉文上谕》却说是康熙返回京城途中。
第三,人物对不上。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巡幸热河,随驾的皇子是皇十子胤、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允禄、皇十七子允礼。而且是康熙“面谕”就是说没有旨意。但到了《雍正汉文上谕》里雍正在后来下旨训斥胤禩时却说康熙有发过朱批谕旨,并且在皇三子胤祉那里收着。而后来,皇三子胤祉、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又纷纷作证说康熙当年确实训斥过胤禩,于是将训斥内容抄录下来。这就奇怪了,既然有谕旨,又何需让他们三人再抄一份?而且三、五、七三个皇子明明不在当时随驾的皇子中,为什么是他们三个跑出来作证?
这三点很值得怀疑。因此,很难证实案件的真实性。即使是真的,康熙也不会说这样的话。因为在历史上,康熙非常重视魏氏的妾位,而魏氏能够被提升为妃的事实也解释了这个问题。她死后,康熙亲自去参加追悼会,还写了祭文,这是普通的妃子所不能享受的。因此,所谓的“康熙训斥”胤禩,很可能是雍正为了打击政敌而铸造的,是为了表明胤禩的被他的父亲抛弃了,它的处置正是按照他父亲的想法。真相是什么已经不得而知了。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