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泺庄创修佛堂记碑

 雲泉 2018-09-13

泺庄创修佛堂之记

 

泰山西南麓,其间稍平坦,凹下处有居民二十余家,曰“泺庄”。泉石环绕,南望一山尤可爱,盖其峭拔壁立数百仞,色白有如削玉,故居人谓之“白石山”焉。山北下有一溪,其流潺潺,清音满耳,逾于丝竹,虽旱干不绝,盖其泉源来自岱山绝顶之北也。然居民遇有祈福禳灾者,常患去寺观遥远,乃欲兴建佛堂。于是本庄王清与其伯母许氏,于其己□之地,承顺众意,创为草庵,安置经像,与众结香火因缘,既而请僧智初居之。智初俗姓王氏,本莱州高密县人。皇统年间,因游泰山过此,爱其景物有武陵桃源之风致,且应众请,故留不去。既感众情之归向,□以戒律严身,经论导俗,又时以茶果延致儒雅及贤士大夫,俾人观其容上未几人,始知其为善也。所知若何?所谓知慈悲为善中主,故拔苦而与乐;知孝悌为仁之本,故事父而敬兄。布□则不住于六尘,邪妄则不生于一念,此乃僧智初化人之大略也。谁谓遽尔示寂,王清与社众等感慕遗迹,不忍顿绝,遂乃斥大庵地,诚心募众,鸠集瓦木,构堂三间,□□石像二尊,一曰弥勒,一曰罗汉。又造经楼,制作工巧,以贮华严与社众持诵。凡此福业,出自创兴,其费不啻千贯,而得其成功者,良由邻近诸村及诸善侣协心相助之力也。今社众等以谓,僧智初其未亡时,既有德于我辈,而不图所以报之可乎!念所报之道,莫如刻石以记其善行,使后来知我辈向善及□佛堂经像之兴,盖有自云。大定十一年正月二十有五Et,溪上翁撰记,岱宗杨好古书丹篆额。

 

许氏男妇田氏,高震,袭仅,杂催佟青,社司苏拯,库头高成,点□王青,社举张平,武进,□录卜法源,维那王兴,教授孙心,张忠,任典,智藏,田希,社录侯靖,社□梅政立石。匠人□□。

 

【说明】

此碑立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碑高l75厘米,宽92厘米。碑阳文22行,满行33字,凡581字,字径3厘米,正书。额篆“泺庄创修佛堂之记”4行8字,字径l0厘米。碑首被砸毁约20厘米,幸字尚完好。

 

此碑原立泰山西南麓泺庄,因寺早废,故1979年移碑于岱庙院,l983年9月又移置岱庙碑廊。

 

泺庄创修佛堂记碑拓本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