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书法而言,他是现代书法史上备受争议的书法家

 明远小筑 2018-09-13

大家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观看小编的文章,接下来跟随小编走吧!

沈尹默,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

沈尹默是现代备受争议的书法家。历史地看,他对于那个特殊时代的帖学发展的确是有贡献的,不过这仍然无法做为使之屹立于书坛的支点。

同时代也涌现出白蕉、邓散木等一批很不错的帖派书家;使一书家真正屹立不倒的关键最后还是看作品的真实水平,他的水平若以“神、逸、妙、能”评之顶多是妙品。

近来,受史学家的感染,对于书家的研究强调历史价值甚至大大超过了对书法本位创作价值的关注,文学评论中多联系社会背景谈创作的方法也被时而盲目地运用进来——“过历史定位”(过于强调历史定位)对于书家研究是一种潜在危害。

书法与文学美术在考量创作者上有一些不同,历史的作用不应任意被夸大。

沈尹默的行书精雅中透着一股“油气“,就是这股“油气”使之受到了背负一辈子的“其俗在骨”的劣评。不过我看过沈尹默一些小字精品,发现他的字里面透着一股迷人的“墨气”而只与“油气”有一纸之隔,在精雅的牵丝勾连之中可以看到他轻盈地触碰到了行书雅致的顶点。

而小字行书笔力并不弱,骨力内含这和他触碰过雅化的魏碑有关,欣赏这种行书可以将你带入一个世俗地中的雅逸境地。提到世俗一直被文人们唾弃,其实世俗的美也有很多精妙的成分,我觉得林散之、李叔同的作品具有仙境是一种美;那么,沈尹默的美就立于世俗中而绽开着洁美的花朵。

“笔笔中锋”在书法技法中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缺点,但是在沈尹默的书风范畴中是成立的,他成就了沈尹默的书风,他使中锋笔法发挥到一个极致,加之沈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书家,他在行书创作中并不是把每个笔画都写得十分“到位”,如果你是一个细心者,你看看沈的用笔他常常预留出供人们欣赏时需用心理去“填补”的空间,不写满,而是“留一点”,这就与一味求精、求全者大有不同了,用笔的点到为止反倒达到写满时达不到的效果,就比如小说的结尾用了省略号,引人遐想一样:在他的书法精品里“俗”的成分并不多。

他书法中的一些本来被主观抑制的、处于冬眠状态的习气同历代名家的遭遇一样是被亦步亦趋的学生“发扬”起来的,慵懒的门人大多将老师的优点缩小、缺点放大。

对于沈尹默的批评在于沈名气很大,他是建国以后那段书史中帖学的领袖人物,当名气与实际书法水平产生差距时人们的逆反心理会加大,对书家的评价会产生低评的现象,并且很难回复到应有的高度;再者,沈尹默以上溯“二王”为旨归,而“二王”或者说“晋韵”的精髓就是萧散简远,无法而法,精神崇尚高度的自由,而沈书将束缚人的法放在第一位,以不变应万变,“韵”步于法后,故此他事实上有些误解晋人,遥接魏晋其实是最远追溯到了唐代。

而问题是晋以后除了米芾以外许多行书家如黄庭坚、苏东坡、文征明、颜真卿、徐渭都没有追溯到(或不屑于)晋韵而同样成为一代大家,故此评价沈尹默被带到了一个误区:不达到晋韵就不算好,重法就低一等。“法”在书法大风格范畴中同样具有崇高的地位。

其实晋代行书仅是书法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流派之一,而不是全部。错误在于,古典帖派书家往往无形中追求一种“叶子效应”: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我就做一个面目与古人极其相似但微观又略有差异的叶子吧,起码在面目上是与古代大家处于同一个风格层次上。这种叶子式自欺欺人创作思维害人不浅。

本期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喜欢本篇文章的话,那就来关注小编的文章吧!

小编在评论区等着你们哦!么么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