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头是人体的自查表,出现这7种征兆就要看医生了!

 图书 馆员 2018-09-13
舌头是人体的自查表,出现这7种征兆就要看医生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同时也会因为不注意而摄入一些毒素,在日积月累中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比如湿气重、脾虚、便秘等等。有一些毒素还会在体内聚集,形成痰湿之毒,最后演变成癌症。

既然身体“中毒”的后果如此严重,今天就来教大家一个小方法,迅速判断自己身体是否出现了问题。



舌头自检的方法:

正常的舌头应该是舌质淡红、润泽,非常鲜亮,舌苔呈薄白色。如果舌头出现以下现象,就说明身体的某个器官出现了问题,需对症下药,及时就医。

1、舌苔发黄,有热症

舌苔发黄,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程度。一般来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

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

舌苔薄黄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

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

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2、舌苔厚,有口气

一个人如果常年舌苔很厚,而且有口气,一般说明胃有点小问题。

如果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可先从饮食起居调养入手。保持生活规律,情志舒畅愉快,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腻、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异常舌苔和口气有望自愈。

3、舌苔发黑,黏腻

如果仅见这种异常舌苔而舌边尖呈正常的淡红色,且无其他明显不适,有时属于“染色”现象。

患者可能食用了某些着色食物,或服用了某些药物,即可出现黑苔,而且大便亦发黑;服用抗生素,有时亦可出现黑苔。以上情况不属病态,不必紧张。

平时胃病较重的患者如果观察到舌苔发黑,需要提高警惕,如果舌边尖呈深红色,甚至发青发紫,说明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舌苔花剥

有的人舌面上出现不规则的“地图样”,有的地方有薄苔,有的地方光滑无苔,这叫“地图舌”。

此类舌象者如无任何不适感觉,多属生理性改变,不需治疗。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以前从未见这样的舌象,出现“地图舌”则多属阴虚表现,需配合药物治疗。

5、舌头有裂纹

如果舌面上出现许多“裂纹”,多数无舌苔,称“裂纹舌”,如无不适感,亦属生理性的,不需治疗。

如在重病后出现裂纹舌,舌红无苔,且有不适感,亦属阴虚,需配合药物治疗。

6、舌边有齿印

齿痕舌多由气虚、脾虚或阳虚所致,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致舌体胖大,故齿痕舌主脾虚和湿盛。如果舌苔白厚腻,舌边有齿印,不欲饮食,腹胀满,便溏薄,则属痰湿过盛,在进清淡易消化食物的同时应配合药物治疗。

7、舌红,苔厚,便秘

有的人几天不解大便,口臭、舌苔厚、舌边尖红、尿黄,此属胃火盛。

胃中火热内盛,浊气上逆、熏蒸口舌,故出现口臭、舌苔发黄、热伤津液、肠道失润,故出现大便干结。

此时可服用大黄、黄连、黄芩、山栀之类中药清热泻火,在饮食上需忌酒、忌食辛辣热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等,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多喝水。

日常饮食调摄:

1、增加绿叶蔬菜摄入

多纤维的蔬菜能有效的排毒、养肝,降低痰湿之毒聚集的风险,比如大白菜、菠菜、芹菜等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A 的蔬菜

比如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β-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因为它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3、多用杂粮替代精米精面

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红薯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

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营养丰富,也有助于美白。

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丰富的纤维,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当的饱足感,能整肠利便,有助于排毒。每天早餐吃一碗糙米粥或来一杯糙米豆浆是不错的排毒方法。

【20%的咳嗽由药物引起!正服用7种药的人请提高警惕】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感冒、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雾霾、粉尘、吸烟、环境污染……都可能引发咳嗽。然而,还有一种经常被忽视的因素,就是某些药物引起的药源性咳嗽。
全身是湿气?一个药方能全祛除!

中医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到了清代就开始非常有意思了,一方面中医也在不断地分科,在细化,在走专业分化,另外一方面则是在学术上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总结,开始走向大综合。

在分化的过程中,中医很注重病因的析因分析,所以有了温病,有了湿病,有了时病等专门疾病的讨论,而对于每一个专门的疾病又走向综合,有时用一个理论概括一种疾病的发病规律,比如湿气病用的就是吴鞠通的三焦理论。

湿气重分部位

在讨论湿气病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两个要素,一是病性,寒热温凉到底是什么原因,一是病位,湿气到底在什么位置,在什么脏腑,只有明白了这两者,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湿气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三类,一类是上焦之湿,一类是中焦之湿气,一类则是下焦之湿气。

明白了三焦的湿气的分布,然后根据湿气的特点加以处方用药,则可以效如桴鼓。

治疗湿气有大法

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如果湿气病在上焦,就必须考虑到上焦的生理特点,治疗时应该考虑用清轻的药,比如风药清轻。

而中焦的特点是,“中焦如沤”,必须考虑到脾胃的消化吸收作用,又要考虑到中焦的通透作用,稍微有偏差都会导致疾病加深,所以中焦的湿气必须用一些甘平的中药,而不能有太大的偏性。

下焦的特点是“下焦如渎”,必须考虑到下焦失常需要排出水分,所以下焦必须用重镇的药。

三仁汤通治三焦湿邪

三仁汤是吴鞠通创立的名方,主要组成成分是:杏仁 15克;飞滑石 18克;白通草 6克;白蔻仁 6克;竹叶 6克;厚朴 6克;生薏仁 18克;半夏 15克

方中以三仁为君,杏仁去上焦之湿气,竹叶佐之,体现了其轻灵的特点;白蔻仁去中焦湿气,半夏、厚朴佐之,体现了平和的药性,非平不安,如果再加点甘草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薏苡仁去下焦湿气,而通草、滑石佐之,整个方上中下错落有致,是非常好的治疗湿气的疾病。

所以在临床上,由于上焦有湿气导致的头痛如裹,出现的皮肤病,湿热病,皆可用三仁汤;中焦出现了湿气,湿热,口腔溃疡,消化不良等或者是寒湿都可以加减变化后使用;下焦则主要体现在湿气沉着,尿路不利,时有小便频数等特点,都可以用三仁汤加以治疗。

如现实临床中,急性黄疸型肝炎辨证属湿重于热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流行性感冒属湿温范畴的,出现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口淡不渴,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脉弦细而濡等症状时,都可用三仁汤治疗。

平时如果体内湿气重,也可以小剂量服用三仁汤,可以去除体内湿气,达到养生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