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为什么叫做“经”?

 花开十里动京城 2018-09-13

问得好,确实有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一本书要叫作“经”。如为什么《诗》《书》《礼》《易》《春秋》要叫作五经。

一、“经”字的本义

经,本义是指织布机上的纵线,上下两端固定,再横向编织纬线就可以织成布匹或织物。

《诗经》为什么叫做“经”?

二、为什么一些书叫作“经”

古人认为天南地北,如果要把东西南北画成图的话,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所以在古人的心目中,天地定位,是南北、上下方向的。“经”在织布机上的特征正与此相同。所以它“象天地”。

经,在织布机上有搭建布匹的结构,又引导纬线沿着它固定的方向和形式编织,完善成布的作用。

而天地以其“道”制造、管理和发展世界万物包括人类。天地之道,既构建丰富和发展世界,也引导世界中的一切沿着“道”的规定和指引前进。它对世界一切包括人类还有引导、指导、教导的作用。天地之道作用于人,人遵而行之,就形成人道。

所以,用“经”来象征“天地人”之道,其实是很恰当的很形象的。

因此,古人就把向世人传递天地人之大道,教导人类遵守天地人之大道的书,称为“经”。也就是“经书”。

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三极,就是指三才,天地人,天地人之大道。

彝训,就是指天然存在的,长久存在的对人类的引导教导。

所以说,经书,就是讲述长久不变的最高标准的大道,有不可以改变的不可比拟的教育作用的书。

当然,通常意义来讲,经,是指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

另外,宗教中讲教义的书,也称为“经”。

《诗经》为什么叫做“经”?

三、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很多的。

最为流行的是四五、五经,后来发展到十三经等等。但是最常见的说法以“三纲”“五常”“六仪”为天地之经。

四、《诗》够格叫做“经”吗?

当然,够格。《诗》是由孔子删改确定的。可是从3000多首古诗中挑出来的,而且仅剩十分一左右,共305首。

为什么只选这305首?而大部分都丢了。因为这305首符合孔子的仁义礼乐教化思想,孔子觉得可以用它作为“诗教”的教材。所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加上西汉独尊儒术之后,孔子被推上至尊无比,不容丝毫怀疑的高度,孔子出手的东西自然经典无比。同时,“诗三百”确实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尊之为“经”是相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