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教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很有用

 扬眉剑客 2018-09-13

■2018“迈向未来的新时代学校教育”之小学篇·现代学校管理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并要求由“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五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20个关键指标,希望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同时在全国30个实验区开展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而如何运用综合评价结果,成为当今应引起重视的一个课题。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都在思考: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或者关键技能?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和技能?

相应地,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体现核心素养多样化、多形态的测评工具和教育质量评价与反馈系统,成为世界各国或经济体推进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抓手。

运用综合评价结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使得实施素质教育困难重重。虽然国家曾多次为实施素质教育专门印发文件,结果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并发布的核心素养模型,是有益的学术探索。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的“学生的品德、学业、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特长养成”四个方面16个关键指标,可以视为我国官方版的核心素养框架。

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因此考核评价基础教育学校的权限主要是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会对所辖学校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如果区县没有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在考核学校时评价教育质量的数据就只有学业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这就是为什么现实中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时,全国各地都只是用学业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原因,因为只有这些数据可用。然而,这又是要彻底扭转的。因此,只有当区县“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评价考核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时,问题才会真正得到解决。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针对学校情况,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而不是简单地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总体性的等级评价。学校是根据监测评价结果,制定本校教育质量改进提升工作方案;方案中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学生培养目标和阶段性质量提升目标,以及科学、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或教育教学整改方案,并抓好方案落实;在改进过程中,学校对照本校培养目标或阶段性质量提升目标,不断进行反馈矫正,充分发挥自评自改的主体作用。

综合评价结果可以提升学生学业发展水平

一是发现低学业成就的学生,及时进行帮助。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有一个关键指标是“潜能发展”。在评价实践中,学习潜能测验和学业成绩测验一起使用,用来发现低成就学生即学习潜能测验得分高而学习成绩低的学生,综合分析其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指导,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这在欧美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的中小学校,已使用得相当广泛,并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大陆地区,学习潜能测验的编制和使用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学习潜能发挥不充分、学习成绩低于其学习能力应有的学习成绩水平的学生比例不低。在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A市的测评中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低学业成就的检出率为41%—50%,初二年级学生的检出率为31%—60%;在B市(非实验区)的测评中发现,高二年级理科和文科学生分别平均有46.2%和46.5%的人学习成绩低于其学习潜能应有的学习成绩水平。

二是通过学习潜能测评寻找“最近发展区”和“教学联结点”,精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成绩提升。“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针对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恰当的帮助就能将学业成绩提升到潜在发展水平,而如果没有提供及时的帮助,潜在的能力就无从生长。从教育的角度看,比学生实际已有水平简单的问题无需教导;在学生潜在水平以上的问题,你无论如何教育也没有意义,因为他是无法达到这个层次的。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何找出来尚无答案,但通过学习潜能测验,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运用统计技术方法,可以找到学生有很大可能实现的学习成绩提升空间,可以视作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再结合教学内容,就能够找到教学与发展的那个联结点在哪里。在此基础上,精准实施因材施教,学生的潜能被唤醒,学习成绩就会明显提升。我们的初步实验发现,约70%—90%的学生成绩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找到提升学生非学业指标发展水平的新路

可以按照“实施评价、报告解读、发现优势与诊断短板、学校制定改进提升目标和工作方案、督促改进提升、再次评价”循环往复的方式,逐步提升学生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非学业指标方面的表现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例如,作为实验区的某市,其所辖的某县鹤山镇北街小学等5所小学校,针对测评结果开发了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养成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该县参加两次评价的5所小学校(每年1次),在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创新意识、情绪行为调控等非学业评价指标上的平均得分率由75.66、69.50、58.63、79.60、67.69,分别提升到79.60、75.50、61.50、82.50、69.60。又如作为实验区的某市,其所辖的某区一所初中名校,在以往单纯的学业成绩监测评价中一直处于优越的地位,但在质量综合评价中发现其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公民素养、情绪行为调控等指标明显弱于同档次学校。于是,学校确定了减负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在校自由活动时间都要超过3小时,80%的学生作业时间严控在2小时以内,从而使70%的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保持9小时以上。学校确定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目标是:公民素养、学习方法与技能、情绪行为调控追赶上同类优质学校的平均值。为达成目标,该校增加了学生文体活动,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了学校质量评价政策。

在一些实验区,学校建立了质量内控机制,区县尝试使用增值性评价。随着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的深入推进,单纯以学业考试成绩衡量教育质量的现状正逐步被改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逐渐成为一些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影响学生一生的核心素养如公民素养、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情绪行为调控能力、交流沟通合作等社会情感技能正在被学校关注,素质教育的难题正在破解。

(作者 秦建平 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办公室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8年09月12日第7版 版名:校长周刊·校长大会特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