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您就可以免费收到三农大喇叭每天为您推送的最新三农政策、实用技术、价格信息、市场行情等内容了。谢谢您的关注与转发! 小麦播种及秋苗期是地下害虫发生为害的重要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害的初发侵染期,搞好秋播期间病虫防治是确保小麦一播全苗、苗全苗壮,夺取明年小麦丰收的基础。根据农业部门监测,今年多地秋播期地下害虫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地块中等发生,主要为蛴螬、金针虫、蝼蛄,其中蛴螬中等偏轻发生,蝼蛄和金针虫小发生;秋苗期纹枯病、根腐病等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小麦丛矮病小发生。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发生较重,田间菌源多,菌量大。此外,农业部门也认识到,大面积秸秆还田对地下害虫及根病发生有利。那么,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主要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适量播种,精耕细作,改善小麦群体结构,增强个体抗性,降低地下害虫虫口密度;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强小麦抗逆能力。 2、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选择优质种衣剂包衣,杀菌剂可选用2.5%咯菌腈按种子量的0.2%或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03%包衣,杀虫剂可用0.2%吡虫啉(高巧),按种子量的0.2%包衣,病、虫混发地块用杀菌剂+杀虫剂混合处理,药剂处理的剂量不能过高,防止药害,影响出苗。 药剂喷施。重点防治灰飞虱、预防小麦丛矮病,在小麦苗期可亩用10%吡虫啉10~15克喷雾防治,同时注意田边、沟边喷药防治。 |
|
来自: 安生ylcmui9f0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