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穴】中都穴:疏肝理气,调经止血

 为什么73 2018-09-13


中都为经穴名。别名中郄、太阴。属足厥阴肝经。中都是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即中间,都即聚会,此穴在小腿内侧中间,为足厥阴经气深聚之处,故名中都。


【腧穴释义】


中都。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都,都市之意。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蠡沟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而成一个水湿气场,所处为天之下部,本穴如同肝经气血的集散之地,故名。


中郄。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郄,孔隙也。名郄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云气只有极少部分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性寒湿,只有极少部分的水气吸热后循肝经上行,气血的外传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名中郄。


太阴。太,极也。阴,寒也。太阴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寒冷水气。理同中郄名解。大阴名意与太阴同。


肝经郄穴。理同中郄名解。


别名:中郄穴,太阴穴,大阴穴


【取穴位置】


中都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穴位解剖】


在胫骨内侧面中央;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中支。


【功能主治】


功能降浊升清、舒肝理气,调经止血、理下焦、止崩漏的作用。


主治中都穴主治肝肾、少腹等疾患,如疝气、遗精、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少腹满痛、肠澼、手足拘急、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等。


【穴位配伍】


中都穴配血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过多和崩漏、产后恶露不绝;


中都穴配合谷穴、次髎穴、三阴交穴治痛经;


中都穴配脾俞穴、阴陵泉穴治白带症;


中都穴配足三里穴、梁丘穴治肝木乘土之腹胀、泄泻;


中都穴配太冲穴治疝气;


中都穴配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膝阳关穴、膝关穴、伏兔穴、箕门穴治下肢痿痹瘫痛;


中都穴配三阴交穴、阴陵泉穴,有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胫寒痹痛;


中都穴配归来穴、太冲穴,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


中都穴配隐白穴、大敦穴,艾炷灸各穴,有温经止血的作用,主治崩漏。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放散至膝部。


艾炷灸3~5壮,灸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