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 在如今这个快餐时代,写字,是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方式。因为,它不仅能让孩子收获一手好字,磨练意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尽早体验到一种心流的超脱状态。 这种状态能让她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感,能让他们走得更远。 孩子学书法有哪些好处? 众所周知,一张字迹端正、规范、整洁的答卷往往能赢得老师们的青睐与好评,一手漂亮的字将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学习书法对少儿的智力成长与学习品质的培养等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现简单枚举一些少儿学习书法的好处,供家长们参考。 第一,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 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把书法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练习书法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也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第二,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 少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以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少年儿童正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2岁时大脑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在此之前,抓住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学习书法,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而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 第三,有助于少儿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学习书法,不仅能让少儿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合乎规范。重要的是书法学习能够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对字帖的观察与分析,对书写过程的思考与领悟,对书法习作的评价与反思,对少儿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特别有益。 第四,使人集中注意力,变得更细心、认真。 书法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须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这样久而久之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是极有益处的。我们已经发现,在笔者周围学习书法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书法写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 第五,书法是可以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兴趣爱好。 字写得好不仅仅使少儿在学生时期容易获得老师的青睐和在班集体的威信,增加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学习书法会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艺术素养,形成书法特长及爱好,并且可以陪伴人的一生。书法可以抒情,可以寄怀,一个爱好书法的人一生都不会觉得无聊和寂寞,有书法相伴就等于有了一个永不离弃的朋友。 第六,提高人的整体能力。 我们假定有两个人,有相同的学历、经历,从事同样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位练过书法,另一位没有练过书法。很可能,前者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视野和境界,都高于后者,他能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事物,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的,“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家长朋友们,看到这里,您还犹豫什么?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透着书香气息吗?您希望他(她)严谨踏实、有执着的意志力吗?如果您爱他(她),就让他(她)来学书法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