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疆大吏清廉一生,死后却被雍正下令:同恶犬一起埋葬

 静草青苑 2018-09-13

雍正皇帝即位之初,虽说他的父亲康熙为他留下了一个看上去异常光明的“太平盛世”,但由此留下的后遗症也非常的明显,那就是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史料记载,雍正接手这个摊子的时候,整个国库的储银仅仅只有八百万两,而且亏空巨大,对此就连雍正都坦言:户部库银亏空数之事,朕在藩邸,知之甚悉。换言之,彼时的清朝看上去实力雄厚,但其实不过是一副空架子。

无奈之下,雍正决定率先整治吏治,改变局面。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了第一步的方案:先堵退路,再算账。但如何去堵退路,这也是一个技术活,非得需要一名得力干将不可。为此康熙派出了彼时颇有名气的田文镜,希望他能先去河南,凭借过去的手段,一整当地贪污的风气。

在这之前,田文镜已经就职山西多年,而且在各个州县颇有威名,被誉为清官和酷吏的代表。史料记载,田文镜在治盗和反腐方面非常有一手,但凡是他呆过的地方,盗贼几乎绝迹,而且下属的官员也都廉洁奉公。也正是因为这些名声,雍正才会放心交付给他治理腐败的大旗。

后来的事实证明,田文镜确实没有辜负雍正的期待,从雍正元年开始,田文镜采用审追之法,将贪污现象最为严重的河南彻底惩治,短短两年的时间,就补足了布政司库的亏空,而背后,则是河南中高层官员二十二名被罢免。得益于此,雍正将其册封为河南任布政使,几个月之后,又升任为河南巡抚,至此,田文镜终于正式地方上的封疆大吏。

按理说,一个被雍正如此器重的官吏,在其死后,一定会有很多官员上门吊唁,趁机获取雍正的注意。但出人意料的是,田文镜去世三天,直到下葬,也很少有同僚上门,仅仅是过去的老友过来拜祭。其中的原因,自然不是因为田文镜的人缘有多不好,而实在是另有蹊跷。对此,《清史稿》中披露了原因。

原来田文镜在生前的时候,曾经养了一条恶犬,每天就拴在门口,任何有想要送礼的,都会被这条狗挡住,甚至还会被撕咬裤腿。久而久之,恶犬的名声传了出去,那些想要求田文镜办事的官员,也都因为惧怕不敢登门。虽说如此一来田文镜得罪了很多权贵,但也让他保全了自己的名声,至死都家无余财,清廉一生。

雍正十年(1732年)的时候,已经72岁的田文镜因为身体的原因再次上书雍正,请求告老还乡,这一次,雍正没有拒绝,准许了他的请求。第二年的时候,田文镜已经病入膏肓。在得知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田文镜吩咐下人,将昔日那条为自己守住名声的爱犬一块毒死,装入另一个棺材,死后和自己合葬。雍正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册封那条“恶犬”为“咬裤腿大将军”,并且专门下令为它和主人修建陵墓,一起合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