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潼路拾遗--慎余里客堂

 老沈阅览 2018-09-13

上海人喜欢把客厅喊作“客堂”。慎余里二上二下结构,其中一幢是厢房,另一幢则以会客的厅堂为主,底楼称客堂,楼上自然是客厅楼了。



作为上海最卓越的石库门建筑,慎余里的大门也是花岗石的门框,二扇黑漆大门,镇在前面,门上黄铜的门拉手甚是气派,(可惜58年大炼钢铁时给拆走了),黄口小子时,时常用手摸摸那半球形的底座和环形的拉手,那时节天长日久铜环拉手自也是精光铮亮。大门是用门闩闩住,是古老最简单却是最有效的防盗方法。通常大门是不开的,为方便进出平日都在后门通行。若那一日开大门除了搬家,多是家中有贵客临门,婚嫁喜事。


前(大)门进来有一块天井,为了泄水和采光,通常也有十几个平方,主人会在周边拦出小块天地养鱼养花,自得其乐。


慎余里客堂照片已查找不到,以此图代替


跨过天井,客堂间有六扇落地长窗,上半部是玻璃格窗,下部是木板。一如江南明清时的落地长窗。打开落地窗初次上门的客人往往被客厅的阵势给镇住。朝南的墙上大幅的中堂,大多是名家的山水画黄山、桂林都是入画的主题,少见农家那种财神、龙虎这类年画风格的作品,其时客堂的主人大多已接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二侧的对子,可见主家的为人处世。常见有——“翰墨惊千秋,词书通今古”“竹雨松风梧月,茶烟琴韵书声”风雅的对子,“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清风无私雅自爱,修竹有节长呼君”修身养性的。少有求财,求官的对子,那太俗了,会给人看低的,谁都不喜欢。


慎余里客堂照片已查找不到,以此图代替


中堂下通常是丈八条案“供桌”。条案上放一些瓷器花瓶之类。紧靠着条案是八仙桌,八仙桌的二侧是主、客的太师椅,东西靠墙是几排椅子和茶几,这些家具清一色的紫檀木,颇有点像旧时宗族议事大厅的格调。这客堂间的高度在3米以上,由于前围墙的原因,采光不好,房间偏暗,红木家具泛着暗红的光泽,中堂居高临下地注视,让这房间自带一种威严,颇有哥特式的神韵。像现在新居装修风格大同小异,那时慎余里的客堂间陈设大致都差不多。


…………


虽是邻居,在上小学之前却一直怕走进客堂。除了威严的氛围,还有一个原因——在下三四岁时,客堂主人的父亲仙逝,主人就在客堂里做道场,道士们围着逝者转圈做法,连做好几天,我本不下楼去的。那日那发小(大我二岁)喊我下楼,中间正好与道士相遇,那奇装异服让人看了心怕怕的。在弄堂里发小让我按了一下道士的自行车铃。我刚觉好玩,发小就开始吓我说是那道士认识我的,等一下要来找我算账。那时太小了,直吓得屁滚尿流,连爬带滚,逃回家,经过客堂门口时,看也不敢看里面一眼。自此至少一个多礼拜不下楼。从此落下阴影,很长时间不敢单独到客堂间去玩了。


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邻居家也家道中落。里面的红木家具都进了寄卖商店,只留下一张八仙桌,在这张八仙桌上打过好几次的乒乓球。再过了一段时间,文革开始了,一夜间原来的住房困难家庭争先恐后开始抢房子,因为大多慎余里的客堂是会客的,大多不住人,所以是那些住户的首选地,于是差不多有空余的原住户都把客堂让出来了,并且从此再也没收回。慎余里的老住户很多都经历过让房子的过程。


历数一下,我家楼下的客堂搬进新住户,后来搭了阁楼还能住人,可见楼高是够可以的了。42号客堂后来成了“老年之家”。还有马同学慎余里第一家的客堂成了居委会的活动场所。


马同学家的客堂保存的较为完整,各位家具摆设,典型的石库门客堂风格。地上的彩色地砖是建房时从德国进口的。那年月工程方倒也讲究,那时马家在苏州建老宅,所用施工方正是建慎余里的那个工程方,马家老宅所用材料与慎余里一模一样。在马家老宅完工后再开始慎余里的建造,所以说某种意义上马家老宅是施工方出的小样。马家也是最早进入慎余里的人家,无愧于慎余里第一家的名号。马家的客堂在影视圈也是小有名气。那时在慎余里居住时不时会有邻里传讯,“什么什么剧组在那里拍电影”,其时还会有里弄干部配合维持秩序。据说《情深深,雨蒙蒙》中就有马家客堂的背景。(不好意思,本人不看琼瑶的作品,所以只能写据说)因为浙江路桥也出现过。


最喜欢蒋月泉、杨振言、苏似荫的《厅堂夺子》,这一回书已成为苏州弹词永恒的经典,代表了评弹艺术的最高境界。其中夺子一节金大娘娘与父亲礼部尚书张国勋坐在主位,元宰养父母坐客位,元宰跪在堂前,这场景一出,背景自会情不自禁出现慎余里的客堂。仿佛徐元宰正是在此场景中认祖归宗的。


可惜了,这条历史优秀的石库门弄堂,再要见到浓浓的海派客堂间,只有在影视剧里,只有在梦里了。


…………

(文中所用图片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不必深究,重在赏文)

欢迎大家将此文分享给亲朋好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