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萍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浮萍(《神农本草经》)

 

为浮萍科多年生水生漂浮草本植物紫萍全株。全国各地均产。6~9月捞取,洗净,除去杂质,晒干用或用鲜品。药材性状气微,味淡,以色绿、背紫者为佳。

【历史】在古代本草中,本品多以水萍(《神农本草经》)为正名。《新修本草》云“水萍者,有三种,大者名苹。水中又有荇菜,亦相似,而叶圆。水上小浮萍者,主火疮”。因临床多用“水上小浮萍”,如《图经本草》曰“大苹,今医方鲜用',故方书多用“浮萍”之名。清代部分本草改用浮萍为正名,如《本草备要》、《本草求真》等。浮萍又有青萍(《世医得效方》)与紫萍(《淮南万毕术》)之别。前者“背面皆绿”(即浮萍科植物青萍)后者“面青背紫赤若血”[即浮萍科植物]。入药以紫萍[又名紫背浮萍(《圣济总录》)、紫浮萍(《世医得效方》)]为优。

《神农本草经》将本品列于中品,谓其“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较为准确地记录了本品部分主治病症及功效。唐代,《新修本草》以“水上小浮萍,主火疮”。《本草拾遗》载“末敷面捣汁服之,主水肿,利小便;又人中毒取萍子暴干,末酒服方寸匕”。《日华子本草》云可“治热毒风热疾,热狂,熔肿毒,汤火疮,风疹”。宋代医家以之“用治时行热病”,称“亦堪发汗”(《图经本草》)。明代,《滇南本草》称其可“解毒”,并治“疥癞,疥癣”等皮肤病。认为可“祛皮肤瘙痒之风”。《本草纲目》进一步丰富了浮萍的主治,称可“主风湿麻痹,脚气,打扑损伤,目赤翳膜,口舌生疮,吐血,魈血,癜风,丹毒”等。《本草经疏》认为浮萍“能散皮肤之湿热”,“凉血”。清代《玉楸药解》提出本品“辛凉发表”,治“瘟疫斑疹”、“痈疽热肿”、“隐疹瘙痒”、“杨梅”、“粉刺”、“汗斑”等。现代对浮萍的应用,多集中在祛风止痒、利水消肿等方面,其发汗解表、透疹、凉血解毒等功效,临床亦有使用。

【性能】辛,寒。主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透疹,利水消肿,祛风止痒,凉血解毒。

【应用】

一、表证

浮萍“其性轻浮,入肺经,达皮肤,所以能发扬邪汗也”(《本草纲目》),具发汗解表功效。《图经本草》载一治时行热病方,以本品与麻黄、附子、桂心四药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人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和滓热服,称“汗出乃瘥”。从该方用药及“汗出乃瘥”等语,可推知此外感热病当属伤寒之恶寒发热。又,浮萍的发汗作用职受前人推崇,如《本草衍义补遗》甚言“水萍,发汗尤甚麻黄”。然于表证应用,却远远少于麻黄。现代临床有将发汗解表与利水消肿结合应用者,如《中国当代中医秘验方临证备要》萍翘四苓汤,以浮萍、连翘与四苓散合用,治浮肿从上而及全身,发热恶风,咽痛,小便短少者。《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复方蝉衣饮,以本品与蝉蜕、僵蚕、防己等同用,治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风水证)有效。又有将解表与祛风止痒结合,用治外感风热,恶寒发热而伴全身有瘙痒性风团,丘疹,水疱皮损者,与升麻、葛根、荆芥、防风等配伍,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加减升麻葛根汤。

此外,临床还有借其“辛凉发表”(《玉楸药解》)之性透发痘疹者。如《幼幼新书》二圣散,以浮萍、白芷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麝香酒下治疹痘欲出不出者。《喉痧证治概要》解肌透痧汤,以本品与荆芥穗、蝉蜕、葛根、竹茹等配伍,治痧麻初起,恶寒发热,咽喉肿痛,烦闷泛恶者。浮萍于此证,既可透疹,又能解表。《中华祖传秘方大全》浮萍汤,还以紫背浮萍1碗,用水2碗煎开,等稍凉后浸毛巾,趁热敷前后胸背及脚手等处,冷后更换,用治麻疹应出不出或疹出不透者。

二、疮疡及皮肤病

浮萍药性寒凉,能清热解毒凉血故所治疮疡多属阳证。如《新修本草》谓“主火疮”。临床用治疮痈尤多外用。如《图经本草》言“治恶疾遍身疮者,取水中浮萍浓煮汁,渍浴半日,多效。”外敷者,如《肘后备急方》以浮萍捣敷之,治毒肿初起。《太平圣惠方》以浮萍捣和鸡子清贴患处,治发背初起,肿掀赤热。《疡医大全》浮萍酒,用浮萍与好酒,先将浮萍捣烂,将酒煎沸,捣烂浮萍于其内,过半时许,通口服下,再嚼烂浮萍敷患处,治疔疮。《子母秘录》还以浮萍捣汁遍涂患处治风热丹毒。

浮萍功善祛风止痒,最多用治皮肤疾患。对皮肤病风热夹湿或兼血热者,又能“散皮肤之湿热”、“凉血”(《本草经疏》),故多种皮肤疾患,均可使用之。如《古今录验》用本品同牛蒡子研末,以薄荷煎汤送服,治风热隐疹。《丹溪纂要》以本品与黄芩同四物汤煎汤调下,治身上虚痒,有养血活血,祛风清热止痒之效。《外科正宗》顽癣浮萍丸,以之与黄芩、苦参、苍术等研为细末,酒糊为丸服,治顽癣。《中医验方汇选》疏风解毒汤,以浮萍与苦参、荆芥、防风、赤芍等同用,治顶部发际皮癣,连年不愈者。又浮萍轻浮升散,善达头面,常用治面部细疮,面酐等。如《本草拾遗》载“末敷面”。《太平圣惠方》用浮萍日按盒(覆盖)之,并饮汁少许,治少年面疱。《普济方》用浮萍与防己煎浓汁洗面部,并用浮萍于斑軒上热擦,亦治少年面疮,称浮萍“物虽微末,其功甚大,不可小看”。现代临床以之用治痤疮,雀斑等有效,如《中医精方荟萃》痤愈汤,以之与荆芥、白芷、丹皮、苦参等配伍,水煎服,治痤疮。《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耳穴刺敷治粉刺(痤疮)法,即以本品与黄连、荆芥、丹皮等研末备用,用三棱针或手术刀片刺(割)耳穴肺、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挤出少许血液,将备用药末撒在伤口上,以胶布贴敷,隔日重复治青年男女粉刺患者158例,治愈率98.1%。《中医精方荟萃》治雀斑方,以浮萍与丹参、红花、生地、荆芥穗等水煎服,治雀斑证属风血热相搏,血滞孙络者。除上述面部皮肤病外,《医宗金鉴》浮萍丸,以紫背浮萍研细末,炼蜜为丸服,治风邪侵袭皮肤,气血失和,致生白驳风初起自面及颈项出现白色斑点,并不痛痒,甚则延及遍身者

此外,临床还有将浮萍用于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者。如《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麻蝉饮,以之与麻黄、蝉蜕、连翘、石膏等,治接触性皮炎属风毒者。同书浮萍饮,以之与荆芥、蝉蜕、茯苓、白鲜皮等同用,治丘疹性荨麻疹,症见四肢躯干散布浸润性风团,潮红色,压之退色,中心有小水泡,伴瘙痒证属风湿热搏结者。《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麻黄方,以浮萍配麻黄、丹皮、僵蚕、白鲜皮等,治慢性荨麻疹。

三、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其性轻浮,张寿颐言其“故上宣肺气,外达皮毛,发汗泄热,下通水道”,除用治表证而兼水肿(风水)外,也可用于不兼表证之水肿,小便不利。如《太平圣惠方》以浮萍晒干为末服,治水气洪肿,小便不利。临床亦强调配入复方使用。

此外,临床还有医家借浮萍轻扬宣肺,通调水道之力,治小儿遗尿者。如著名老中医徐小州之骨脂金樱固摄汤(《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以之与补骨脂、金樱子、石菖蒲等同用,共奏温肾固摄宣肺开窍之效。

四、上部实热证

浮萍轻浮,易达上部,有清热凉血之效。又可利水,故张寿颐言其“既善清火,而又导热下行”,故“《圣济》以治吐血不止,《太平圣惠方》又治鼻衄,濒湖以治目赤口疮”,并称治上述诸疾“其效甚良”。临床可用治上部实热证,如《仁斋直指方》萍草丸,以之与黄柏、青黛、杏仁等为末炼蜜为丸,以绵裹,含口中,有涎即吐之,治口舌生疮。《太平圣惠方》以浮萍曝干为末,以牛乳汁和丸服,治热渴不止,心神烦躁。又以浮萍末吹入鼻中,治鼻《不止。《世医得效方》还以青萍少许,研烂,入冰片少许,贴眼上,治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3~12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前人认为本品发汗力较强,故《本草经疏》谓“表气虚而自汗者勿用”。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黄酮类成分如荭草素、异荭草素、木犀草素-7-单糖苷、芹菜素-7-单糖苷、芦丁等有机酸类如5-对香豆酰奎宁酸等。还含有醋酸钾、氯化钾等成分。

二、 药理作用

浮萍水提物有一定的解热、利尿作用,其利尿有效成分可能是醋酸钾、氯化钾。此外浮萍提取物还能强心,抑制孤儿病毒,并有促进黑色素细胞增殖作用。

三、 临床新用

   治疗急性肾炎用浮萍三草汤(浮萍6~12g,地胆草10g,马鞭草6~10g益母草15g)治疗小儿急性肾炎218例,有效率达98.1%[陕西中医199314(9)39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