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黛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青黛(《药性论》)

 

为爵床科植物马蓝寥科植物寥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莲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马蓝主产于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蓼蓝主产于辽宁、河北、陕西、山东等地。菘蓝主产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河南、浙江等地。夏、秋采收茎叶,置缸中,加水浸泡2~3日,至叶腐烂、茎脱皮时,捞去茎枝叶渣,加适量石灰乳(每100kg加石灰8~10kg),充分搅拌,至浸液由深绿色转为紫红色时,捞取液面泡沫,于烈日下晒干而成。药材性状本品为深蓝色的粉末,体轻,易飞扬;或呈不规则多孔性的团块、颗粒,用手搓捻即成细末。微有草气,味淡。以体轻、粉细,能浮于水面,燃烧时生紫红色火焰者为佳。

【历史】青黛,如李时珍曰:“黛眉色也。刘熙释名云灭去眉毛,以此代之,故谓之黛。”本品异名有靛花(《简便单方》),青蛤粉(《本草纲目》),青缸花(《外科正宗》),蓝露、淀花(《手板发蒙》),靛沫花(《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等。

青黛始载于《药性论》,谓其:“解小儿疳热、消瘦,杀虫。”《开宝本草》补充曰:“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痫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本草蒙筌》更明确指出其“泻肝,止暴注。”《本草纲目》又补充其功效,能“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本草述》又言:“治中风、头风、胁痛、癒瘀、颤振、眩晕、咳嗽、久嗽、呕吐、舌衄、咳嗽血、颓疝。”《本经逢原》云:“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要药分剂》概括其功效为“除热解毒,兼能凉血。”《岭南采药录》谓其“可涂疮及痄腮。”由以上所知,从唐代、明代就逐步总结了青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的功效。

【性能】咸,寒。主归肝、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

【应用】

、溫毒发斑,血热出血

本品寒能清热,咸以入血,功善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多用治温热病温毒发斑,常与生地黄、石膏、升麻等同用,如《通俗伤寒论》青黛石膏汤。若治血热妄行,吐衄咯血者,可单独服用,如《瑞效方》青金散,或与生地黄、白茅根等清热凉血止血药配伍。现代临床治疗鼻鯉,用鼻钳扩大鼻前孔,查明出血部位,然后用消毒棉球蘸青黛粉塞入鼻腔,压迫出血点。治疗20例,13例用药1次4例用药2次,2例用药3次(另加针刺),鼻脏即停止;1例无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5)23]。

二、口疮,痄腮,喉疹,疮肿

本品咸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常用治口疮、痄腮、喉痹、疮肿等热毒或血热炽盛诸证。

1. 口疮   本品与黄柏、甘草同用,治咽痛口疮,如《卫生宝鉴》绿袍散。若口腔溃疡,日久不愈,多与冰片、白矶配伍,外撒患处,如《中国药物大全》口腔溃疡散。

2. 痄腮   治疗痄腮,可单用以醋调涂患处,或与寒水石共研为末,外敷患处,如《普济方》青金散。现代临床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以青黛膏(主要由青黛、乳香、没药、琥珀、松香、樟脑、冰片、黄蜡等组成)贴敷腮部患处,每日1次,每次贴敷8小时,3天为1个疗程。治疗50例,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940%[中医学报,201227(4)501]。亦有将青黛20g,重楼20g,冰片6g研细混合,用白酒调匀外敷肿大腮腺,每日保持敷料湿润,体温38.5以上患儿给予双黄连注射液60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注,浓度为1mg/ml。治疗283例,平均治愈时间4.89天[医学信息,201124(7)4187]。

3. 喉痹   本品解毒消肿,治喉痹肿痛,水浆不下,可与蒲黄、甘草、盆硝等同用,如《卫生宝鉴》碧玉散(又名罗青散)

4. 疮肿   本品与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等解毒消疮之品配伍同用,可用治热毒疮肿。临床报道可治疗黄水疮(脓疱疮),取青黛20g,香油20g,调匀成糊状涂抹于患处,每日2次,3~5天可治愈[中国民间疗法2011,19(7)79]。亦用于治疗尿布性皮炎用适量青黛撒于尿布性皮炎创面上,次数不限,治疗84例5天后治愈69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4.05%[中医外治杂志201020(6)31]。还可用治压疮,以青黛、滑石粉各50g用麻油调成糊状,涂于创面,每日换药1次,共治疗31例,全部有效[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2)44]。

三、 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本品咸寒,长于清肝火,兼泻肺热,又有凉血之功。善治肝火犯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等症,轻者常与海蛤粉同用,如《卫生鸿宝》黛蛤散、《医学从众录》青黛蛤粉丸重者须与瓜蒌、牡丹皮等凉血清热化痰之品同用。若治肺热咳嗽,痰黄而稠者,多与海浮石、瓜蒌仁、川贝母配伍,如《症因脉治》青黛海石丸。

四、 肝热惊痫,惊风抽搐

本品咸寒,善清肝火,以息风止痉。用治暑热惊痫,目赤咽痛,常与滑石、甘草同用,如《宣明论方》碧玉散。用治肝胆火盛,惊悸抽搐,多与龙胆草、芦荟、黄连等配用,如《宣明论方》当归龙荟丸若治小儿惊风抽搐,可与牛黄、钩藤、黄连等配伍,如《小儿药证直诀》凉惊丸、《证治准绳》青黛丸。

【用法用量】1.5~3g,宜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胃寒者慎用。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青黛中含靛蓝5%~8%靛玉红0.1%,以及靛棕、靛黄、嘲哚醌、正-廿二十九烷、色胺酮、青黛酮、鞣酸、β-谷留醇、蛋白质和大量无机盐等。

二、 药理作用

青黛醇浸液和水煎剂在体外对炭疽杆菌、肺炎球菌、志贺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所含色胺酮对羊毛状小孢子菌、断发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紫色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癣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靛玉红可促进白血病细胞变性坏死,并能延长淋巴细胞白血病L7212小鼠的生存时间。青黛所含的18种7-氮杂靛玉红衍生物对人白血病、卵巢癌、肝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青黛颗粒可减少醋酸扭体法小鼠扭体次数、减轻大鼠棉球肉芽肿法和角叉菜胶法所致的大鼠足肿胀。

三、临床新用

1. 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取青黛5~10g每半小时给1次,共3次。同时应紧急输血。治疗3例,均获痊愈。一般用药2~4小时呕血完全停止。随访未见复发病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1):29]。

2.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将青黛加赋形剂后压片或青黛装胶囊即成。每片(胶囊)含青黛0.3g每日用量一般为6~9g,最多不超过12g,分3~4次口服。治疗17例,根据1964年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疗效认定标准,完全缓解者3例,部分缓解者6例,进步者8例,全部有效,未见明显副作用[一味中药祛顽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01]。

3. 治疗食管癌   以青黛、大黄各1.5g当归、龙胆草、木香、栀子、黄芩、黄连各3g12次煎服,能改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亦治胃癌、结肠癌[抗癌治验本草.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381]。

4. 治疗带状疱疹   用青黛粉30g,鲜马齿苋60g合捣为泥,调匀,涂于患处可取特效。或可用冰片或雄黄代替鲜马齿苋,用鸡蛋清调匀涂于患处,亦可收效[河南中医,1980(3)49]。另有以将青黛、雄黄各等份,以食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日2~3次,共治疗32例,全部治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4)343]。

5. 治疗癲痫   以复方青黛片(含青黛1份,硼砂3份,山药6份,每片0.5g),每次5g每日3次,小儿酌减,治疗375例,服药1年,痊愈3例,显效99例,有效226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为87.5%[黑龙江中医药,1990,(4)15]。

6. 治疗慢性直肠炎   取西瓜霜喷剂1支,按11比例与青黛混匀,在直肠镜下将药末喷于病变部位,每天1次,治疗2~3周,治疗26例,治愈21例,显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新中医,200537(4)22]。

7. 治疗银屑病   青黛30g,轻粉、冰片、硫黄各10g,共研粉末,加入凡士林调匀外搽患处,毎日1~2次,7天为1疗程。治疗63例,治愈53例,好转7例,脱失3例[湖南中医杂志,1991,7(5)43]。另有报道,将青黛粉压成片剂,每片0.5g,每次4~5片,每天2次口服,皮损局部外搽硼酸软膏,治疗46例,近期治愈18例,有效、无效各14例[临床医学,200222(9)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