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附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香附(《名医别录》)

 

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茎。主产于山东、浙江、湖南、河南、四川等地。均为野生。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药材性状气香,味微苦。以个大、饱满、色棕褐、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生用或醋炙用。其炮制品名称有醋香附、酒香附及四制香附等。

【历史】本品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原名“莎草”。至《新修本草》始称“莎草根名香附子”,乃因其根相附连续而生,可以制香料故名香附子。正如《本草纲目》所谓“《别录》止云莎草,不言用苗用根。后世皆用其根,名香附子,而不知莎草之名也。其草可为笠及雨衣,疏而不沾,故字从草从沙。……其根相附连续而生,可以合香,故谓之香附子。”此外,本品又名雀头香(《江表传》),雷公头(《本草纲目》),香附米(《本草求真》),猪通草茹(《陆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药志》),苦羌头(《中药材手册》)。除香附米外,其余名称历来少用。

香附药用历史悠久,《名医别录》谓其“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唐本草》又增“大下气”。苏颂认为本品“治心中客热,膀胱间连胁下气妨,常日忧愁不乐,兼心忪者”(《本草纲目》),朴实地总结了本品主治肝气不舒之证。李杲提出香附可以“治一切气,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气”。《汤液本草》补充本品“治崩漏”。明·《滇南本草》归纳香附的功效是“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而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本品的功用后,指出香附能“散时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癫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至明代本草对香附功用的认识已基本趋于完善。

【性能】辛、微苦、微甘,平。主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应用】

一、郁证

《本草求真》谓“香附,辛苦燥,入肝胆二经开郁”。本品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性平不寒,芳香走窜,善于疏肝理气解郁通调三焦气滞,有“气病之总司”之称(《本草纲目》)。用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等证,常与柴胡、芍药、枳壳、川芎等同用,如《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若情志不遂,气、血、痰、湿、热、食六郁为患,症见胸脘痞闷,呕吐吞酸,饮食不消,胁腹胀痛者,可用本品疏肝理气解郁,常配伍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如《丹溪心法》越鞠丸、《医学正传》六郁汤。

二、脘腹诸痛

寒凝气滞,停痰宿食而致胃脘痛、腹痛、少腹痛、疝气疼痛等证,取本品疏肝气、解郁结、止疼痛之功,均可用之。治疗寒凝气滞,胃脘疼痛常与高良姜配伍,以温中祛寒,行气止痛,如《良方集腋》良附丸;或再加白豆蔻、木香、川楝子、延胡索等。若寒凝气滞,心腹满闷胀痛,香附常与乌药、砂仁、紫苏、炒甘草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缩砂香附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乌沉汤。治一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者,本品也常配伍砂仁、甘草等,以理气和胃、健中消导,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快气汤。若疝气疼痛,时作时止,或阴囊偏坠硬痛,常与乌药、小茴香等同用。临床报道,以香附、苏梗为主组成变通香苏散,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185例。其中122例慢性胃炎痊愈98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9%63例消化性溃疡痊愈48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河北中医,1989,(3)37]。《中草药方剂的应用》以良附丸(制香附120g,高良姜90g,研细末,早、晚各服3g)治疗寒郁气结型胃炎及疼挛性胃痛30例,有效率80%。

三、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香附长于疏肝解郁,气行则血行,气血通利,疏泄调达,则月经自调,疼痛自止,故本品又为妇科调经止痛之要药,李时珍称其为“女科之主帅”。

1. 月经不调   肝气瘀滞,经行衍期,用香附以疏肝解郁,调畅气血,常与当归、川芎、熟地等同用,如《沈氏尊生书》香附芎归汤。若肝郁血滞经闭腹痛,可与桃仁、红花、川芎、五灵脂等活血祛瘀、通经药同用,如《类证治裁》通经丸。若胞宫虚寒,月经不调,腹痛不孕,白带过多者,常与艾叶、肉桂、当归、吴茱萸等温经散寒、暖宫调经药同用,如《沈氏尊生书》艾附暖宫丸。而《张氏医通》归附丸治妇入气乱,经期或前或后,则用当归、香附研末,醋糊为丸,砂仁煎汤送服若血虚,加熟地黄虚寒,加肉桂、附子带下气腥,加吴茱萸、艾叶脐下冷痛加肉桂、附子、沉香、丁香经行少腹先痛,或血气紫黑结块,加莪术、沉香经后少腹虚痛,参、黄芪、阿胶、艾叶经水色淡,加生姜、肉桂、人参。

2. 痛经   肝郁气滞,经行腹痛,胸胁胀痛,脉弦涩者,用香附以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常与柴胡、白芍、川芎等同用,如《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若痛经属气郁血滞,冲任失调而致经来腹痛,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者,可与川芎、当归、川楝子、柴胡、延胡索等同用或单用香附,用酒、盐水、米醋、小便制后,醋糊为丸服,如《重订瑞竹堂经验方》四制醋附丸。若寒凝气滞,经行腹痛,月经不调,常与艾叶同用,如《沈氏尊生书》艾附丸。临床报道,以香附、当归为主组成止痛散,治疗原发性痛经56例,治愈35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4)15]。

3. 乳房胀痛   肝郁气滞,乳房结块胀痛者,常与柴胡、青皮、橘叶、当归、瓜蒌等同用,以疏肝和营行气散结。若乳痈初起,又可与橘叶、蒲公英、漏芦、丝瓜络等同用。

四、吐血、便血、崩漏

气血不调,血络伤损而致吐血、便血、尿血、崩漏者,用此以理气和血而止血。可单用,如《普济本事方》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丹溪治法心要》治吐血,均单用为末,童便或米饮送下。《全生指迷方》治尿血,同鲜地榆煎服。若崩漏不止,因冲任损伤,暴崩久漏,或经行量多,《新编常用中药手册》用本品配伍茜草根、当归、白芍、海螵蛸等药用。

五、胎动不安

气郁血滞,冲任失调,胎气不和,妊娠腹痛,腰酸作胀,见红将坠,或习惯性流产者,《新编常用中药手册》用本品与延胡索、黄芩、白术等同用,以疏肝理气,调经安胎。《济阴纲目》归附丸预防小产、产后诸证,以及不孕,则用香附配伍当归、鹿角等药用。

此外,香附还可用于①四时瘟疫伤寒,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常用本品配伍苏叶、陈皮、甘草等药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苏散。②妊娠或产后感冒,恶寒发热,本品可与苏叶、葱白、豆豉、陈皮等同用,如《重订通俗伤寒论》香苏葱豉汤牙疼往来不止,香附子与细辛水煎,待温漱口,药冷吐出,如《御药院方》香附子散。④寒凝气滞,胸痹心痛,可用本品配伍丁香,以疏肝理气,祛寒止痛,如《圣济总录》莎草根散。《类编朱氏集验医方》香附饮子治疗妇人真心痛,则用本品与高良姜、苍术等同用。⑤耳聋不闻雷声,属气滞血瘀者,可用香附配伍柴胡、川芎等药用,如《医林改错》通气散。

【用法用量】6~12g。醋炙能增强止痛作用。

【使用注意】血虚气弱者不宜单用,阴虚血热者慎服。

【按语】

关于香附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的讨论

香附饮片主要有生香附、炙香附、醋香附、四制香附、酒香附、香附炭等多种规格。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不同规格的香附饮片在化学成分及药效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①在成分方面香附经醋制后α-香附酮的含量在0.0103%~0.1040%均较生品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陕西中医,201132(4)480]。醋制香附挥发油的得率低于生香附醋制香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中各种烯类、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于生品中的含量,而酸类化合物的含量低于生品中的含量[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31(5)413]。香附醋制、酒制后总皂苷含量分别比生品提高28.21%和22.48%,说明香附炮制后总皂苷含量明显升高,醋制比酒制的香附总皂苷含量高[内蒙古中医药,2010(11)141]。四制香附、醋香附、酒香附与生品比较等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变化不大香附炒炭后化等在各炮制品中含量最高。各炮制品间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与其功效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如香附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加可能与Ca元素含量增加有关[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815(3)47]。②在药效方面:醋制香附的解痉、镇痛作用明显优于生品;生香附、制香附均有降低大鼠离体子宫张力、缓解子宫接挛,以及提高小鼠痛阈的作用,但以醋制香附作用较强且醋蒸法优于醋炙法。醋香附对大鼠子宫收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子宫肌张力降低,收缩力减弱,痛经缓解,且作用较快、持续时间长,可能与香附醋制后其调经止痛的作用增强有关[中药材200730(10)1219]。以上研究结果对临床选择恰当的炮制品种有一定的指导意乂。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香附含挥发油0.3%~1%。油中主要成分为β-菔稀、香附子烯、香附酮、β-香附酮、α-莎香醇、β-莎草醇等。此外,尚含生物碱、强心苷及黄酮类等。

二、 药理作用

去卵巢大鼠试验证明,香附挥发油有轻度雌激素样活性。香附醇提取物有抗炎、镇痛及一定的解热作用,并对中枢有安定作用对离体兔回肠平滑肌有直接抑制作用香附根茎汤剂对溃疡有保护作用;挥发油有催眠、麻醉、镇痛作用。其水煎剂有降低肠管紧张性和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香附烯及香附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宋内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提取物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其总生物碱、苷类、黄酮类及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强心及降低血压的作用。此外,香附水煎剂可明显增加胆汁流量,并对肝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香附醇提取物对组胺喷雾所致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并有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香附乙醇提取物有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并能降血糖、抗氧化。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扁平疣   将生香附约10g洗净碾碎,和鸡蛋或鸭蛋1个煎炒,隔日或隔2~4日吃1次,5~8次为1个疗程。治疗扁平疣14例,有效率85.7%[福建医药杂志,1980(1)51]。或以香附、木贼草、板蓝根等组成去疣搽剂,加水1000ml煮沸1小时,滤过液用文火浓缩至260ml冷却,加二甲亚砜40ml,以棉球蘸药液反复揉擦患处,使皮损发红为度。共治疗扁平疣30例,痊愈2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江苏中医1989(1)18]。又以香附注射液隔日或每日肌内注射4ml(含生药12g)10~15次为1个疗程,治疗15例,有效率86.7%[中医杂志,1984,(6)58]。

2. 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炎   以乌附芍瓜汤(香附12g,天台乌药、木瓜、独活、威灵仙、当归各15g,白芍、牛膝、鸡血藤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炎。结果服药1周病情明显好转1个月完全恢复204例服药10天病情明显好转,1个半月后基本恢复,但偶有痛感53例服药15天病情转轻,2个月后患肢仅有轻微疼痛,用力时疼痛稍加剧26例服药2个月后病情无变化或反复发作,病情不稳定15例[四川中医,1990,(2)21]。

3. 治疗丝虫病   用鲜香附30~60g水煎,早、晚空腹分服。治疗丝虫病5例,据称对于发热、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有控制作用,但未作血片检查[浙江中医药,1958(12)30]。

4. 治疗疝气   香附蜀椒散香附、蜀椒各等份,新麸皮50g,大青盐粒3粒5~6g)陈醋适量(加减如盘肠气痛甚加大茴香、肉桂气疝少腹疼痛加剧加橘核、延胡索狐疝脐突膨胀痛加升麻、荔枝),将上药拌湿炒黄,用消毒纱布将上药包裹,将患儿扶抱或平卧,根据病情轻重辨证施治选用命门、天枢、关元、气海、腹股沟等穴或阿是穴处,温热外敷,每天早晨5点、中午12点、下午5点,每日3次,1周为1个疗程一般需2~4个疗程[中医外治杂志,199737]。

5.治疗尿路结石   以生香附(鲜品)80~100g,干品酌减,水煎至适量,每日不拘时内服。治疗尿路结石32例,有效率81.2%[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0(2)23-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