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黄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蒲黄(《神农本草经》)

 

为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乳,筛取花粉。药材性状气微,味淡。以色鲜黄、光滑、纯净者为佳。其炮制品名称有蒲黄炭。

【历史】蒲黄因粉粒颜色鲜黄,颗粒细小,其植物为蒲科而得名。又名蒲厘花粉(《本草经集注》)、蒲花(《江苏植物志》)、蒲棒花粉(《新疆药材》)、蒲草黄(《药材学》)。

本品入药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甘、平,“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对本品的功效已有较全面的认识。唐·《药性论》载其“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具体指出了其主治病症,补充了“通经脉”的功效《日华子本草》指出其临床应用广泛,可“治颠扑血闷,排脓,疮疖……妊孕下血坠胎……小便不通,肠风泻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等,并指出本品生用破血炒用止血·《本草纲目》总括其功效为“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清·《本草经疏》认为本品能“治癥结、停积瘀血”;现代《现代实用中药》补充本品外用能治创伤、湿疫等。至此,历代医家对本品功效应用的认识已趋于全面。现代本品为医家广泛应用,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性能】甘,平。主归肝、心包经。

【功效】止血,化瘀,止痛,利尿通淋。

【应用】

一、出血诸证

出血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如血热灼伤脉络、气虚或阳气不足而固摄失常、瘀血阻滞经络致血不循经、气火上逆致血横逆上溢脉外,均可导致出血的发生。本品味甘不易败胃,性平不助热、伤阳,长于止血,兼有活血化瘀之功为止血化瘀之常用药,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故对各种出血病证皆可选用,单用即可亦可随证配伍他药。

1. 吐血、咯血、衄血   陶弘景谓本品“甚疗”,谓其为止血良药。蒲黄治疗吐、咯、衄血,可以单味冲服,如《简要济众方》以蒲黄捣散服用,用治吐血、唾血。若血热妄行,出血重证者,宜配清热凉血药或凉血止血之品,如《简便单方》治疗肺热衄血,配青黛。气阴不足之出血,宜与补气养阴药同用,如《太平圣惠方》治虚劳肺热吐血的蒲黄散方,以之与黄芪、人参、麦门冬、生干地黄等配用。

2. 尿血、血淋、便血   蒲黄既能止血化瘀,又能利尿通淋,故又擅治血淋及尿血。单味服用即可,如《太平圣惠方》用蒲黄末,每次以粥饮调下一钱治疗尿血。也可随证配用他药若血热出血者,宜配清热凉血药,如治疗膀胱热而尿血不已,《圣济总录》用本品与郁金同用治之治疗血淋,常与生地、冬葵子同用,如《证治准绳》蒲黄散虚证出血,宜与补益药配用,《太平圣惠方》鹿茸丸方治下元虚惫尿血,即以本品与鹿茸、当归、生干地黄等药同用。

本品亦为便血所常用。治热性便血,常配善走下焦的凉血止血药槐花与地榆。治疗虚寒性便血,宜配温经散寒药,《僧深集方》即以本品配甘草、干姜而治之。

3. 崩漏、月经过多、恶露不绝   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活血通经,《药性论》云:“蒲黄,君。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住”,故为妇科所常用。随证配用,可用于治疗妇科各种出血病证。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本品配伍牡丹皮、干地黄等清热凉血药,治疗产后恶露不尽。《圣济总录》蒲黄丸以本品加艾叶等温经止血之品,治疗妇人虚寒性月经过多,漏下不止。若与补益肝肾、调理冲任之品同用,又可用于治疗冲任虚损之崩漏,《备急千金要方》蒲黄散即以本品配鹿茸、当归二味,以治肝肾冲任亏损,漏下不止。

4. 外伤出血   本品不仅可以内服,也可单品外掺伤口,如《肘后方》治金疮血出,以蒲黄敷之。临床报道,以棉球蘸炒蒲黄按压出血处治疗拔牙术后出血40余例,大多在10分钟内止血[中医杂志,199414(10)583]。也可配用他药,如《普济方》治金疮出血不止,用蒲黄与当归为末,酒服。治金疮血出,腹胀欲死者,《圣济总录》用蒲黄散方,即本品与生干地黄、甘草、黄芪、当归、川芎、白芷、续断同用,研末,酒调冲服。

此外,蒲黄可用于治疗其他窍道的出血如治耳中出血,《简便方用蒲黄炒黑研末,掺。治疗血灌瞳仁,《太平圣惠方》用本品与生干地黄、黄芩、川大黄等配伍应用。

二、瘀血证

本品生用以活血通经、消瘀行滞、止痛见长,李时珍谓“生则能行,熟则能止”,故生品常用于瘀血痛证。

1. 心腹疼痛,产后腹痛,痛经   本品常与活血止痛药配用,以治瘀血心腹疼痛,常与五灵脂同用,如《和剂局方》失笑散即以本品配伍五灵脂,为治疗心腹痛、痛经、产后儿枕疼痛之名方。若与温经散寒、养血化瘀药合用,又可用治产后恶露淋漓不尽、脐腹冷痛,如《和剂局方》黑神散,以本品配伍肉桂、炮姜、当归等同用。若产后恶露不行,烦心满急,瘀而兼热者,当与凉血散瘀药配用,《和剂局方》蒲黄散即以本品配伍荷叶、牡丹皮、生地等药。

2. 跌打瘀痛   本品既能活血以消肿,又能止痛,《日华子本草》谓入药要破血消肿即生使”,因此,生蒲黄又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如《塞上方》单用本品酒调服,治坠伤扑损,瘀血在内,烦闷者。也可配用其他活血消肿药,《太平圣惠方》治伤损,腹内、膈上、四肢瘀血不散的蒲黄散方,即以本品与当归、桂心、续断、白芷等活血消肿药同用。

另据文献记载本品还用于治疗舌病、耳病、脱肛、疮疡肿毒等。如治木舌、重舌等舌胀满口,《外台秘要》、《普济本事方》均用蒲黄外掺之,若配玄明粉则疗效更佳。《圣惠方》治口疮、皮肤湿疹、耳中出脓者,以本品掺患处《千金方》治疮疡肿毒,蜜调敷之治疗脱肛,以猪脂和本品敷肛上纳之《令李方》蒲黄散治疗阴蚀,以本品与海桐皮、甘草研粉涂患处(《令李方》蒲黄散)。

【用法用量】5~10g,纱布包煎。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止血多炒用,散瘀止痛多生用。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日华子本草》谓本品“妊孕人下血堕胎”。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水烛香蒲的花粉含脂肪油,内有棕榈酸、异鼠李素、α-香蒲固醇等。东方香蒲花粉含异鼠李素的糖苷、廿五烷、谷固醇、脂肪油以及葡萄糖、果糖、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等。

二、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促凝血作用,止血成分为绿原酸和咖啡酸,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同时,又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抗血栓作用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蒲黄醇提取物能提高心肌及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或降低心、脑等组织的耗氧量,对心脑缺氧有保护作用对子宫具有兴奋作用蒲黄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热及化学刺激致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此外,还有抗菌、消炎、免疫抑制作用蒲黄提取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类及蒲黄水提取物均具有抗肿瘤作用等。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用单味生蒲黄先制为浸膏,烘干为末,装入胶囊口服,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168例,有效率91.6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杂志1994,14(9)517]

2. 治疗溃疡性直肠炎   以本品研极细末,排空大便后,肠镜直视下撒于溃疡面及周围3cm的平面,治疗56例,15天后痊愈29例,1/2痊愈22例[中医杂志,1994,14(9)519]。

3. 促进产后子宫复旧   观察31例产妇,产后开始服用生蒲黄末,产后3日宫底平均下降4.71cm,而对照组仅3.64cm同时服药组恶露亦渐减少[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9)1]。

4. 治疗宫颈肥大   以本品与黄连粉按61研匀备用,撒在带线圆棉上,使其紧贴于宫颈,治疗120余例,总有效率93.3%[中虐杂志,199414518〕。

5. 治疗痄腮  以生蒲黄醋调外敷治疗学龄儿童痒腮36例,有效率100%。平均退热时间为3.32天,肿块消退时间为5.58[中医杂志,1994M(10):582]。

6. 治疗阿弗他性口炎   取生蒲黄粉少许,用消毒棉签蘸取适量药末涂敷于溃疡面上,咽之无妨,每天2~3次,直至溃疡面愈合为止同时服用六味(知柏)地黄丸或补中益气丸。共治70例,痊愈63例显效7例[新中医,200739(3)70]。

此外,临床尚有报道,用本品配用他药治疗前列腺肥大急性尿潴留、压疮及皮肤疮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