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余炭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血余炭(《神农本草经》)

 

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药材性状用火烧之有焦发气,味苦。以色黑、发亮、质轻者为佳。

【历史】血余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名发、眧;《神农本草经》载其为“发晒”;后世因发者血之余,故名血余,多烧炭入药,故常称为血余炭。

本品入药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五十二病方》即载“止血出者,燔发,以按其畔”,即将烧过的人发按敷在创伤处止血《神农本草经》将本品列入中品,言其能“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痫,大人痉”;《名医别录》载其“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已”;唐·《药性论》认为本品“能消瘀血”;而《唐本草》补充其能“疗转胞……痈肿……丁肿,骨疽,杂疮”;《日华子本草》则对血余的炮制和功效做了一定的概括和总结:“止血闷血运,金疮伤风,血痢,入药烧灰,勿令绝过。煎膏长肉,消瘀血也。”至此本草对血余的主要功效止血、消瘀、利尿的认识已基本趋于完善。后世医家及现代对该药功效的认识更为深入,应用更为广泛。

【性能】苦,温。主归心、肝、肾经。

【功效】止血散瘀,利尿,生肌敛疮。

【应用】

一、各种出血证

如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衄血等。本品味苦性温,发为血之余,故可入血,苦泄可以散瘀,并又有收敛止血之功。《名医别录》谓“止血鼻衄”。出血之症,其血出必留瘀,瘀血不除则血难止,本品既可以止血,又可以散瘀,有止血不留瘀、散瘀可止血之优。对于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鈕血等内外出血,本品内服、外用皆有止血之效,为治疗血证的一味良药无论寒、热、虚、实之证皆可适用,亦可用于跌打损伤之出血证。

1. 咯血、吐血   本品止血散瘀,可以用治上部出血。可以单用,如《普济方》血余散,以乱发烧灰,细研,温水调下治疗吐血不止及心魅、内崩等症亦可随证配伍他药同用,如治咳嗽有血,以发灰,人麝香少许,酒下治之(朱氏《集验医方》);又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化血丹,以本品配伍花蕊石、三七同用,主治咳、吐血兼有瘀血者。

2. 衄血   广义衄血包括鼻衄、齿衄、肌衄等各种出血病证狭义衄血即指鼻衄。本品无论广义还是狭义衄血皆可治疗。如治疗鼻脑,眩冒欲死,烧乱发,细研水调服,须臾更吹鼻中治之(《梅师集验方》);治齿衄,以头发炒存性,研,掺之(《中藏经》);治肌衄,血从毛孔而出,以胎发烧灰,罨之(《证治要诀》);《医方类聚》三奇散以本品、人中白、麝香研末同用,嗅鼻,治魈血不止。临床用本品合等量马勃粉或适量乌梅炭蒸汽消毒后涂于出血处,治疗鼻衄有效[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66(3)191]。

3. 尿血、血淋   本品炭能止血,又能“利水道”,故可治疗尿血、血淋。如《太平圣惠方》以乱发、牛耳中毛二味同烧为灰,细研,温水调下治疗妇入血淋及尿血涩痛;《医学纲目》血余散以乱发烧灰为末,以茅根、车前叶煎汤送下,治疗血淋、内崩、吐血等多种出血证;《赤水玄珠》以发灰配蒲黄、生地、赤茯苓、甘草水煎服治疗血淋。

4. 崩漏   本品收敛止血,又可散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故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崩漏。如《圣济总录》血余散以乱发烧灰研细末,粥饮调服,可治疗妇人崩漏、产后尿血、衄血等症《千金方》烧乱发,酒和服,治疗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之证《沈氏尊生书》五灰散,以本品、血竭、蒲黄、山栀、莲蓬壳、百草霜、棕皮等药烧炭同用,治疗崩漏下血。

5. 便血   本品苦温,可收敛止血,用治便血,多用于脏腑出血所致的“远血”,便色如柏油样,如《普济方》血余散,以本品配鸡冠花根、柏叶为末,临卧温酒调下,来晨酒一盏投之治泻血脏毒;《惠直堂方》血余丸,以血余同阿胶为末,炼蜜为丸治疗便血并一切血症《仁斋直指方》血余散,头发烧存性,白茅花、灯芯煎汤调下,主治诸血下。临床治溃疡病出血,以本品、侧柏叶等量,共研粉,每日服3次,每次服3g有效(《北京中草药制剂资料选编》);又有以血余炭3~9g,加入鲜藕汁20~40ml中口服,每日3次,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明显有效[新中医197235]亦有血余炭10g配合三七、白及各10g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获得满意疗效[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292]。

本品可用于各种出血病证,如《太平圣惠方》用其与败棕炭、陈莲蓬炭同用,木香汤下治疗诸窍出血临床亦以本品和干藕片同用,煎汤内服,或制成软膏外用治疗各种出血(包括咯血、吐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口鼻腔齿龈出血及紫癜等100例,均收到显著效果[福建中医药,1960(3)16哈尔滨中医,1960(8)89]。

二、 小便不利

本品味苦,入肝、肾经,味苦可泄,故可利尿。早在《神农本草经》即载本品“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新修本草》谓:“疗转胞。”《药性论》亦载“消瘀血,关格不通,利水道。”《金匮要略》中,仲景治疗“小便不利”多用本品,如本品滑石白鱼散,治小便不利又如猪膏发煎中以本品与猪膏同用,治“诸黄”,“病从小便出'亦可单用,如《太平圣惠方》以乱发烧灰细研,温酒调下治妇人卒小便不通;《肘后备急方》以发烧灰,水服之治疗石淋亦取其利尿通小便之功。临床以本品10g,清水洗净炒炭存性研末,水冲服,治疗妇女产后尿潴齒,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8)497]。

三、 外科疮疡

本品性温味苦,其苦可燥湿,故可外用生肌敛疮,《唐本草》载本品疗“痈肿,……丁肿,骨疽,杂疮。”本品随证配伍,治疗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之症,可使新肉生、疮口合。如《苏沈良方》以乱发、露蜂房、蛇蜕皮各烧灰存性,酒调服治疗久疮不合《疡科纲要》血余膏以壮人头发、猪毛、羊毛、鸡毛等同用,配合麻油、龙脑香、麝香等制膏,油纸摊贴于疮口,治疗恶疮久不收口,及臁疮多年不收,瘰疬久溃,疮口多水无脓者。临床以本品研细和适量凡士林调匀涂于疮面,涂药后用消毒纱布包扎,隔2~3天1次或每天一次治疗烫伤有效[福建中医药,1961,(2)64]又如以头发6g松香30g将松香置头发上点燃,头发烧焦为度,研细末吞服,治疗头部慢性溃疡久不收口有效[四川中医,1985(7)43]。

此外,本品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尚能疗“小儿痫,大人痓”;《名医别录》更载本品“合鸡子黄煎之消为水,疗小儿惊热。”似还有止痉之效。

【用法用量】6~15g或研末1.5~3g入丸、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按语】

一、关于本品炮制方法的讨论

血余不生用,历代以炮制品用于临床。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即载须“燔发”入药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提到乱发“烧灰”。近代张锡纯对“血余不生用”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血余者,发也,不锻则其质不化,故必煅为炭然后入药。”可见血余以炭入药已得到诸多医家公认。然而,在血余的炮制方法上,则众说不一。大致上,血余炭的炮制方法经历了由直火烧法发展到炒炭、熬炭、油煎炭、闷煅的过程现代基本上是采用闷锻法炮制血余炭,但对锻的时间没有统一。新的方法是采用烘箱进行,称之为烘法。此外,亦有人直接将头发溶于油内,制成油膏,用于临床。

二、关于本品炮制存性问题的讨论

血余炭的炮制虽方法各有不同,然诸多医家均认为其炮制须存性。如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发睏“烧灰存性”;华佗在《华氏中藏经》提到“头发切,入铫内炒存性”;元代以后,血余炭的炮制更为讲究存性《得配本草》强调“血余炭文火锻,候开视成炭者佳,若未成炭或已成灰,俱不入药”.

一般说来,在血余的炮制中,灰化和炭化的界限在于温度的控制。现代实验表明,如果以钙离子含量作为血余炭质量的控制标准,那么灰化与炭化似乎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有文献提出,血余在不同条件炮制时,其药理活性随温度变化,作用性质有所变化。如350制炭者口服止血作用最强300以下之煎剂则表现为中枢兴奋作用。因而,为了本品的临床作用更好地发挥,对本品的炮制存性程度应有一公认的标准。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血余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优角蛋白,含水分12%~15%,脂肪3.5%~5.8%,氮17.4%2.00%灰分0.3%灰分中含下述重金属(按含氧大小顺序):钙、钾、锌、铜、铁、锰、砷有机质中主要含胱氨酸,以及硫氨基酸与不含硫氨基酸组成的头发黑色素。

二、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内源性系统凝血功能,能明显地缩短出凝血时间及血浆复钙时间。血余炭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血余炭能栓塞末梢小动脉,维持时间可达8周,可使栓塞部分肾组织缺血性梗死。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声带下黏膜出血   以本品15g,煎服或研末服,每次1.5g,每日3次,治疗声带黏膜下出血,效果理想[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5)31]。

2. 治疗声带麻痹、慢性声带炎   一例患者因甲状腺手术后造成“声带麻痹”,经中西药治疗未恢复,应用含血余炭的方药后声音恢复正常[中医杂志,1980(2)72]血余炭研末,每服3g,每日服2次治慢性声带炎[中药学(第4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31]。

3. 治疗带状疱疹   血余炭、雄黄各9g,共研细末,香油30g调敷患处(《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或单用本品,以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一日1次,一般一次痛止,二、三次可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91,6)255]。围刺法配合外敷血余炭治疗带状疱疹,针灸针据皮损部分及面积选择针具长短,每次选择510穴,沿皮损周围完好皮肤处平刺进针,针刺方向向皮损中心,得气后留针30分钟。取血余炭2~5g加入适量的麻油调成糊状,针刺毕,将血余炭均匀涂抹在皮损部位[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39]。

4. 治疗面部色素痣   以本品、炉甘石、大朱、氢氧化钠等中西药物配制成稀糊状膏剂(改良水晶膏),直接点涂于痣表面,点药面积与色素痣面积相等。痣较小,一般涂药1次可收效。共治疗100例,98例1次治愈,且出现瘢痕者很少[天津中医,1989,(4)137]。

5. 用于拔牙创止血   将人发洗净,经焙干研末,高压消毒制成血余炭,用治462例拔牙创止血,用后半分钟止血者118例,1分钟止血者124例,2分钟止血者185例,3~4分钟止血者25例,超过8分钟仍有少量渗血者10例,且无1例继发性出血和拔牙创感染[中华口腔科杂志,1986(2)104]

6. 治疗烧烫伤   制备复方血余炭软膏称取人发,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洗晒干,焖锻成灰,放凉,即成血余炭。称取100g放入已煮沸的豆油中,继续加热,随加随搅拌,至血余炭溶于豆油中为止。用3层纱布过滤,滤液待用。称取硼酸、氧化锌,分别研细过筛细粉混合均匀,加入已溶化的凡士林中搅匀,缓慢倒入上液中,边倒边搅拌,直至冷凝,即得。治疗烧烫伤患者160例,治愈148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75%[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11)7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