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的秋,气息渐浓,
黄昏,从辽远的天边跑来,
日暮拉开,清风徐来,
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素材 @阿岚还是阿岚 提供(婺源落日实拍)
薄暮时分,独坐黄昏,一人,一心,在一个秋日的黄昏里静静弥漫:一抹淡淡的诗意和纷飞的心绪,挂在村头树梢,在朦胧的温暖中,随风而荡。
暮霭苍苍,江水茫茫,似与天水山色相接。卧看白云,人生苍驹如梦,流年似水影无痕。在汉宫秋月的丝竹声中,低吟浅唱着唐音宋韵;在古道秋风的夕阳下,缓缓展开明清的风情画卷。
远山暮色浓重,天地山川便如同一幅朦胧的画卷。婺源的黄昏,妙如旖旎、委婉如诗。
其实在美丽的夕阳面前,弹一首吉他唱一首歌又或者吹着口哨骑着单车看着河面里的彩霞顺便抬头吟着一首席慕容的《青春》,这该是怎样的心境?简简单单的生活,西山落幕下的古鸦。谁曾听闻哓哓,自落自喜自欢愉。陶渊明,柳宗元,李白......,他们从田园走出,最终都又回归田园,可能,只有此情此景,才会触动他们,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他们真正的归途。
日暮,鸟归,人亦稍倦亦稍闲,清风浅吟,独坐黄昏。
晚霞归去的从容和安逸,若游若定的飘忽,和冉冉上升的如歌似水的暮霭,一同消融在天地混沌一片的静穆中。才有了“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慨叹。
走过婺源的村头,古巷,拱桥,河畔,原野小径,山岗 ... ...,在黄昏的晚霞里观夕阳沉落,有时像一首诗,有时像一幅画,那样的瑰奇。
秋之婺源,“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 …,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然而却总有人把它关在了门外。” 可叹为何不能发现它的美呢?